第三十六章 《夏目友人帐》

    第三十六章 《夏目友人帐》 (第2/3页)

嘴里念叨着:“气,气,气蛤蟆,气得蛤蟆肚子大!”

    随着树枝敲击,那蛤蟆的肚子果真就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张勇带着几个小跟班找到一堆蚯蚓粪便,然后挖出了一条大蚯蚓,他们把蚯蚓分成几段,想看蚯蚓是怎么变成好几条的。

    远处,有很多手电筒在田间地头照耀不停,那是大孩子们在捉蟋蟀。

    张一行手里拿着本杂志坐在马扎上,仅仅通过星光就能看清楚上面的字。

    杂志名叫《少年文艺》,张一行在上面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

    韩塞。

    文章反复读了好几遍,张一行将杂志合上,只觉得时代的潮流滚滚而来。

    陆续不断有孩子躺在凉席上睡着,被家长们抱着回家。

    张小雨也被叫回了家,张秀秀只好跟着张一行回去。

    张一行到家后并未直接睡觉,而是来到新买的书桌旁,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稿。

    《夏木友人帐》!

    张一行这个暑假思考了很久,最终决定试水长篇小说,但他没有朝记忆中的几部长篇小说下手,而是选择将前世的倭国动漫《夏目友人帐》汉化文字化。

    归根结底,他还是觉得写真正长篇小说还不是时候,不是时机不对,而是自己不对。

    虽然不间断的文章发表,他已经将笔下文字从稚嫩慢慢演化到成熟。

    但这种成熟也只是控制在初中生的水平而已。

    这已经足够让人惊讶了,要是再来个长篇小说,那就是骇人听闻了。

    思考很久后,他才选中自己曾经看过很多遍的《夏目友人帐》,因为它是由一个个的小故事组成的,合起来就可以当做长篇。

    还有一点,夏目的故事,没有爱情线,多是亲情友情,这是张一行适合的,毕竟他年龄小。

    他只要先当一个个的童话来写就好了,日后合成长篇,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样更稳妥一些。

    韩塞已经来了。

    张一行觉得自己要早走一步才行,毕竟与这位青年文学潮中的气运之子争夺气运,未必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何况后面还有一个郭小四。

    整个文学潮里,这两位被誉为双子星。

    两个人的长红,也与媒体总是不厌其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