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张姑姑天赋崛起

    第123章 张姑姑天赋崛起 (第2/3页)

记得紧实的肉感,以及四溅的油脂了。

    可姜笙却像发现什么宝贝似的,小声欢呼,“那可太好了,方子虽有了,但制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张姑姑做完还要麻烦汪家哥哥尝尝,是否与记忆中的味道对的上。”

    “若是对的上,我们就拿去卖了,若是对不上,还得调整呢。”

    小姑娘睁着眼睛,明明比小竹还要稚嫩,却能说会道,有思想还知道拐着弯的留人。

    她真聪明啊。

    汪小松的内心天人交战。

    他其实已经不太记得腊肠的味道了,但小姜笙留人的态度那么明显,甚至小心翼翼地维护了他的自尊与脸面。

    让人一时间难以抉择。

    不留,保全了所有的尊严,但可能带着妹妹吃苦。

    留下,昧着良心自欺欺人,但妹妹不会流离失所。

    汪小松长到十五岁都不曾撒过谎,但这一刻,看了眼茫然无措的妹妹,他咬咬牙,点下了头,“好。”

    如果昧良心是有罪的,那就让老天爷把所有的惩罚都降在自己身上吧,不要伤害无辜的妹妹。

    汪小松在心底默默道。

    接下来几日,姜笙拉着张姑姑,带着汪家兄妹,开始在小院里尝试腊肠。

    腊肉,腊肠,腊。

    顾名思义,就是风干的肉,所以腊肉跟腊肠本质上的制作手法都是类似的,把肉腌制到合适的程度,晒干保存,具有别样风味。

    腊肠因为要用到猪小肠,等同于肉在肠子里二次发酵,所以风味比腊肉要更特殊。

    张姑姑手巧,也就三五天,就把第一批腊肠做好,放在屋檐下晾晒了。

    四月的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晒个五六天,腊肠的表皮就皱吧了。

    张香莲割下两根,跟腊肉一样放在大锅上蒸熟,再切成片放在姜笙跟前。

    全家都知道小姜笙嘴馋。

    刚开始做腊肉的时候,她就爱一片片地嚼着吃,哪怕吃完要灌三大瓢水才能解渴。

    如今腊肠新鲜出炉,小姑娘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放进嘴里。

    然后,她瞪圆了眼睛。

    “不好吃吗?”张姑姑心里忐忑。

    汪小松也攥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