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张姑姑天赋崛起

    第123章 张姑姑天赋崛起 (第3/3页)

拳头,生怕自己留下唯一的用处也没了。

    半晌,姜笙终于把腊肠咽了下去,小鸡啄米一样点头,“好吃,太好吃了,你们都尝尝。”

    大家纷纷下筷品尝。

    上好的腊肠,是需要肥瘦相间的,瘦肉提供口感,让肠紧实弹牙。肥肉提供汁水,咬的瞬间在口腔里爆开,中和了瘦肉的柴,又提供了油润香气,让人欲罢不能。

    只是有一点,方子上写的川蜀腊肠是偏辛辣的,怎么这个吃着一点都不辣。

    姜笙提出疑惑。

    张姑姑一拍后脑勺,“哎呀,第一锅忘记放椒粉了,但肉都灌进去了也不能浪费,我就寻思也做出来吧。”

    没想到味道这样好,没有辣味,但是有股鲜甜的香气,混合淡淡的酒味,让人欲罢不能。

    等到第二锅的辣味肠做出来,又是另一种感觉。

    胡麻鲜香,肥瘦适中,就是有点不太适合小孩吃,把姜笙辣地嗷嗷叫。

    张姑姑急忙端来温水让姜笙解辣,同时疑惑,“只是少了点胡椒和花椒,就有这么大的味道差异?”

    若是动点其他的配比,比如糖盐,比如肥瘦,会怎么样呢?

    以前张香莲生活窘迫,饭都吃不饱,根本不敢想这些问题。

    后来她在府城作坊赚了些积蓄,姜笙还会给她银钱买饭做菜,如今不说衣食无忧,但也有点闲钱。

    张姑姑头一次生出了大胆的想法——她要用不同的配比尝试做肠,看看到底哪个味道最好。

    说干就干。

    她拿出了自己的一百文私房钱,买上十几斤猪肉,有的糖多加一点,有的盐多加一点,有的肥肉多加一点,有的干脆用纯瘦肉。

    做出来发现,三肥七瘦的比例是最好的,纯瘦肉太柴咬不动,肥肉多了会腻。

    她还发现,晒腊肠前两天要在太阳底下,后面挪到阴凉处,晒出来的腊肠会好看,若是能在腌肉时加入多点酱油,成品则更要鲜艳,提高食欲。

    这些发现让张香莲欣喜不已,索性不再插手种豆角的事儿,安心留在家中实践腊肠。

    终于做出了七八样她自认为满意的品种,整好切片以后,在吃晚饭时呈上,“大家都尝尝,到底哪个味道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