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殿试(2)

    第392章 殿试(2) (第2/3页)

兵的文人,都可以轻飘飘提出和谈。

    但只有武将知道,和是和不了的,恨是消不掉的。

    死去的人,也永远活不了。

    于大渝的边疆百姓是,于鞑虏的亲人亦是。

    那么天家会希望继续打仗吗?

    奉养士卒的军饷来自国库,而国库的收入来自税收,有钱的商人咬咬牙还能拿出来一部分,已经贫苦的平民就得从牙缝里省下来。

    在许默的记忆里,十里铺村的百姓很穷,可他们都有地,都种地,闲暇时间还会打零工,为什么那么穷,穷到吃不饱饭?

    因为赋税役。

    百姓种一亩地收十袋粮食,需要交基础农税,交杂税,交个人赋税,零零总总剩下来,也就六七袋。

    按理说是够吃的,但人活着不光吃饭,还有生病,还有孝敬,还有繁衍。

    当手里的银钱不够多,生了病就吃不起饭,繁了衍就只能挨饿。

    许默扪心自问,假如他站在天家那个位置,真的忍心自己的子民们挨饿受冻,只为充盈国库吗?

    他不忍心,他相信天家也不忍心。

    所以止战是目标,但怎么止战值得斟酌。

    这一刻,许默不是那个为了获得名次而奋笔疾书的学子,他是一个站在半空,真正俯瞰大地,发自肺腑热爱这个王朝的人。

    他希望每个人吃饱喝足,希望百姓平安喜乐,希望边疆再无战争,希望将士长命百岁。

    不知道过了多久,许默笔尖停顿,落下最后浓墨重彩的撇那,放回原位。

    其他学子有皱眉思考的,有环顾四周的,也有怔忪迟疑的。

    齐淮就早早落笔,扭头看到他,还调皮地眨了眨眼。

    许默失笑,再看向安浚,似乎在纠结些什么,书写速度堪称缓慢。

    最后收回视线时,他与白衣飘飘的方远撞了个正着。

    两人谁都没有躲避,就这么落落大方地对视,一个温润有礼,一个挑眉轻笑。

    看得出来,方远很是胸有成竹。

    方家的子弟,武将转文官,这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