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科举舞弊发酵

    第426章 科举舞弊发酵 (第3/3页)

   是不是捧杀,拭目以待。

    接下来五六日,学子们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烈。

    方远从被指责,到被辱骂,再到方家都被连累,时不时有臭鸡蛋烂菜叶子砸过去,其中混杂着点新鲜狗屎。

    原本门庭若市的方家府邸,突然就安静到不像话。

    方远没有动静,方家也没有动静。

    文人学子们愈发恼怒,就差组团到方家门口骂街,逼他们还许状元清白了。

    此事甚嚣尘上,连皇城内的天家都被惊动了,犹疑着要不要叫来方家家主,询问个究竟。

    只是还不等他开口,方家动作了。

    首先是辟谣,以方家家主为首的老辈人在友人跟前大吐苦水,表达方远冤屈,方家冤屈。

    接着是部分学子口口相传,许默不仅会元得来不正,从前的案首都是窃取而来。

    简而言之:这个人是惯犯!

    “听说他秀才童生都是窃来的,解元更不必说,全靠捉刀人代笔,硬生生夺得。”

    “这个人狡黠的很,装出两袖清风的寒门子弟模样,实际是县令之子,他那父亲贪赃枉法被撸去官帽,简直上梁不正下梁歪。”

    “听说被他窃取的人身子不大好,才给了他机会,可惜本来属于那位公子的声明啊,全让伪君子给抢了。”

    “现在还要倒打一耙方家公子,实在是欺人太甚!”

    当然这些话并不能代表什么。

    文人学子们是愤慨,但不是傻子,还是能分清楚一次作弊跟次次作弊难度区别的。

    会试舞弊一回已经这样了,次次舞弊,这不是侮辱整个大渝王朝的贡院吗。

    当初天家为保证科举公平,可是特意规避官员控制,改由贡院专管,而且还不得在原籍就职,防的就是包庇亲属跟泄露考题。

    许默再是县令之子,也不可能舞弊那么多次。

    更何况那位县令早死了。

    直到,一位名为朱思桓的公子站出来,“我能证明,许默是个熟练的捉刀人……他不仅自己捉刀,他还替我捉过刀,我成名的诗句……就是他找人为我代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