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找上门算账

    第171章 找上门算账 (第3/3页)

时间没有听到了。

    他脸色不好,但也只是脸色不好而已!

    “郭校长,你要是按照我说的,将苏家这些孩子都处理了,我也不追究你们学校的责任!”

    “常慧云同志,您说话要三思,这几个孩子是学校里的学生,我没有理由将这些孩子给处理了!”

    郭校长说得这些话的时候为之气结,他没想到这世上还有一次不讲理的人。

    段家在县城里也算不得什么高门大户,也就是家境比较殷实,家里出了几个不大不小的官儿。

    可随着之前的几个大户一一倒台,段家崭露头角。

    没想到,才兴旺起来的家族,竟然会这样不讲道理,这要是将来真的发展起来了,还能有别人的活路?

    郭校长以前对有段家没什么恶感,但是现在却忽然觉得段家未必是什么好人家。

    陈子安在县里的时候他们不敢动手,陈子安前脚走,后脚就要动人家的亲人。

    这样的人,让人不齿!

    可这些话郭校长并不敢说出来。

    段家的女人不讲理,可见背后撑腰的段家男人估计也不是大气量的。

    他不过一个小小的中学校长而已,如何能招惹这些高门大户的人?

    但就这样将苏家的孩子们都从学校开除,也不是他能做得出来的。

    即便不是冲着陈子安,只是冲着几个能给学校带来荣誉的学生,也不能这样做。

    郭校长觉得,还是要努力一把,保护苏家的孩子们。

    “常慧云同志,我知道您疼爱儿子心切,可是事情都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段兴国同学的身体也没有任何问题,何必要计较这些呢?”

    说出这一番话的时候,郭校长已经失去了耐心,只是将心头的憋屈强行压下说话。

    常慧云冷笑了一声,那意思十分明确,她从来没打算就这样轻易结束。

    “郭校长,我们段家在县里是什么样的人家,你心里应该清楚,到底应该站在谁的这一边,我相信你自己应该有一个取舍!”

    这是直接逼迫郭校长做出一个决断了。

    郭校长心里十分不舒服,县一中能有现在的成绩,可他就是个臭老九,随时都有可能被掀翻的臭老九。

    他心疼几个资质出众的孩子,又为自己的能力不够而懊恼。

    如果少了苏家的孩子,县一中的升学率会变成什么样?

    能有几个考上大学的郭校长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考全省的前一二三名,绝对不可能。

    “常慧云同志,您是不是不知道,陈部长虽然调离去南方,但他是升职。如果有一天他回来,那就不是现在部长的这个位置!”

    郭校长忽然想到了这个可能,依然苦口婆心地给常慧云解释这件事。

    常慧云才不管陈子安是升职还是降职。

    她只知道,自己的儿子挨到受委屈了,必须要找回场子。

    就算升职,一年半载也回不来不是?

    因此她根本听不进去任何的劝,坚持让郭校长将苏家的孩子全都开除。

    “郭校长,为了几个不相干的娃娃,你何必呢?如果你不将苏家那几个泥腿子开除,我就让你离开县一中。

    郭校长沉默了。

    段兴国的母亲闹上门,要让学校处理苏小八等人的事很快在学校里传开了。

    学生年纪虽然小,但是传播八卦的能力一点都不弱。

    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这个消息已经在全校广泛的传播开了,也一并传到了苏小甜所在的班级。

    苏小八没想到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天了,却会引出这样的后遗症。

    段家强迫郭校长开除他们,郭校长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苏小八愁眉不展,他不是个笨的,当然能理解,为什么现在才闹起来。

    现在不是姑父还在县里的时候了,他们苏家后面没人,确实有可能吃亏。

    即便姑父提拔了,但县官不如现管,远水解不了近渴。

    段家的人,就是等着姑父离开之后,才来闹事,为的就是一招毙命。

    “小甜,你说咱们应该怎么办?”苏小八忐忑不安地问着妹妹。

    他自己不能读书也就算了,可不能连累哥哥和妹妹们。

    苏小甜却摆出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根本没有像这件事放在心上一样。

    “小甜,你倒是说话呀,咱们会不会没书读了?”苏小九也担心地问道。

    他不喜欢读书,可是看着哥哥们都去上大学了,他也悄悄地给自己立下一个目标,要去京城里读大学。

    早知道段兴国家的人这样的不讲理,他们就不要打那一架了。

    段兴国要打人,让他打几下,也没什么不行。

    再说,要真的在段兴国手里吃了亏,了不起私下悄悄地让段兴国吃个亏。

    比如偷偷给段兴国套个麻袋揍一顿,或者,夜里将他堵在小巷子里打一顿都可以。

    反正段兴国也不知道是他们下的黑手。

    为什么要光明正大地打架?现在被报复了吧?

    可现在想这些也已经来不及了,段家人找上门了。

    他们现在的去留,只能等着郭校长安排。

    两个少年从来没有这样忐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