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 第10章 劲敌唯有门农尔

    初来乍到 第10章 劲敌唯有门农尔 (第2/3页)

,但那更多的是危机时刻的尊称。

    倒是现在,在加了一个“小”字之后,颇多了几分认真审视之后的肯定,既如此,李宁也准备把这事儿办的漂漂亮亮的。

    于是,他带上庞籍签署的命令,立刻来到了军营之中。

    迎接他的,是两位闻讯之后紧急从福州赶来的钤辖(军分区司令),虽然对方的官职远远超过了他这个公据,但双方见礼的时候还是很客气的。

    毕竟,李宁与庞籍寸舌退敌的事情,泉州城墙的士卒们可都看得清楚,这位仁兄说不得就要受到朝廷嘉奖——承平时代的嘉奖,可是以后升迁的重要资本,说不得以后就混进枢密院了呢。

    所以,必要的客气是真应该有的。

    何况,李宁还带着庞籍的命令。

    接到命令之后,两人也自然不敢怠慢,随机挑选了三百名善射的弓手,两百名刀盾手跟随护卫,外带八名精干小校一同前往。这阵容,真是对得起李宁了。

    然而,李宁却很清楚,此时的南方禁军并不堪战,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他就说的清楚,为避免战败之后被敌人轻视,所以人都只能自称是乡兵。虽然已知的情报表明对方根本听不懂汉语,但随着双方交流的加深,泄密的情况必须要提防。保密的习惯更应该提前开始养成。

    将士们当然懂得这些大道理,纷纷当着李宁的面答应下来。李宁故作喜悦的响应着他们的吹捧,背地里却在留意着每一个人,看看最终是不是会留下一两个可信的家伙。

    这次抽调,大约会有一千人跟随李宁前去地中海东岸。

    但在此之后,所有人都得接受体能测试,只有表现优异的人,才有资格参与到贸易当中去。

    对士兵们来说,那可能是双倍于饷钱的收入。

    其实,有很多乡兵对此也是跃跃欲试。

    甚至连一些年轻士子也动起了心思。

    结合两者优势的苏缄,自然就很快的出现在了李宁的面前。

    “小先生,在下苏缄,表字宣甫,晋江人士。”

    “我刚听说你的大名。”

    “是吗。”年轻人很高兴,“那先生如何看我。”

    “呃……”李宁忽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是个当兵的好料子。”

    “扑哧——”周围的人全笑了起来。

    有人解释道:“二十六郎可是有名的读书种子。他家有位兄长,更是当朝的翰林学士。”

    “哦——我记起来了。”李宁一声长叹,这位在四十年后战死在交趾(越南)的入侵之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他的那位兄长,就不如下出来的崽子有名了。

    “你那位兄长家的小舍人,可是唤作苏颂?”

    “怎么,先生认得他们?”

    “对小舍人倒是神交已久。”

    “真的?”

    “嗨,没办法,粗鄙武夫一个。看书只看杂学,诗赋是一窍不通。”

    “嘿嘿。哇也好不到哪去。”

    闻听此言,两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说起来。我那位七侄儿,倒是颇有几分燕相公的风采。”

    所谓燕相公,是当朝龙图阁学士燕肃——记里鼓车的发明者,莲花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