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香饽饽和两亿(求月票)

    第383章,香饽饽和两亿(求月票) (第2/3页)

军第一医院、协和医院、北大附属第一医院等其他单位。

    胰腺癌是癌症之王,这种疾病依然没有被完全掌握,李铁柱只是个例,并不代表全部。

    更重要的是,升级版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这款设备目前也仅仅只是进行了李铁柱这位病人的临床试验,依然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

    换句话说,大部分想要使用李铁柱的治疗办法,那么还需要签署大量的保证书和同意书,并且会由医生亲自跟病患和病患家属讲清楚之后,在他们同意之后才会允许他们签署这些文件。

    因为按照流程来说,每一项新科技或者新药,都必须要经过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临床试验,得到最终试验结果,且通过了国家检测才能够正式投入使用。

    就好像心脏移植手术一样,尽管在一九六七年就已经实现了第一例成功的心脏移植手术,但在后续的十几二十年内,也还需要进行多次试验。

    类似戴维洛克菲勒这种病人,如果不是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当初也不会选择进行心脏移植手术的。

    从他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时间来看,七六年是第一次,时隔不到三年,也就是七九年又一次。

    但之后呢?

    按照原时空的历史来说,戴维洛克菲勒是总共接受了六次心脏移植手术,以及两次其他器官移植的手术。

    如果不是有钱,根本就没办法做这么多次手术,而且术后的各种排异反应等后续治疗,花费也同样十分惊人。

    当然,相比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间隔时间不到三年,后续第三四五六次的间隔时间就长多了。

    否则的话,戴维洛克菲勒也活不到二零一七年啊。

    洛克菲勒家族是北美最为长寿的富豪家族,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之一了。

    毕竟这个家族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活到了九十八岁,要知道那可是一八三九年到一九三七年的十九世纪啊。

    在那个时代,很多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已经是古来稀了。

    就算是放在后世的二零二四年,人类的平均寿命也仅仅只是七十六岁罢了。

    所以人家约翰洛克菲勒能够活到九十八岁,其难度不亚于后世那些人活到一百一十岁。

    除此之外,约翰洛克菲勒的儿子也活到了八十六岁,孙子戴维洛克菲勒活到了一百零二岁。

    这样长寿的家族,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不常见。

    纵观约翰洛克菲勒的一生,其长寿的秘诀,其实就是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和保持身心愉悦。

    在约翰洛克菲勒的前半生,也就是在他五十三岁之前,他都是拼命努力地工作赚钱,几乎所有跟他生意无关的活动、生活,他都是拒绝参加的。

    根本没有任何休闲和娱乐的时间!

    导致他在五十三岁的时候,就出现了十分严重的脱毛症,不见如此,那些谈不完的生意、做不完的工作以及由此带来无穷烦恼和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再加上经常性失眠和缺乏运动锻炼,他的身体在其他很多方面也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

    面对身体和生活上的危机,约翰洛克菲勒在认真思考、权衡利弊之后,这才选择了退休。

    退休之后的约翰洛克菲勒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身体健康和生活,他开始学习了打高尔夫、整理庭院、和邻居聊天、打牌、唱歌,总之就是彻底放松自己,善待自己的身体和生活。

    克伦佩勒考克斯当然知道约翰洛克菲勒的长寿秘诀,但能一样么?

    从多方面了解到内地那边的信息之后,克伦佩勒便安排人前往内地,希望可以购买一台升级版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和相关药物和器材。

    至于说医疗人员嘛,他家里就有一支医疗团队,自然是不需要的。

    毕竟李希庆、白桥新、梁毓晋、姜迎秋他们这些医生都不是吃干饭的,甚至在克伦佩勒看来,李希庆他们比振华研究所小医院里的那些医生还要牛逼。

    京城,振华研究所,主任办公室内。

    陈国华面露惊讶地看着对面坐着的张继汉,再次询问道:

    “领导您是说有外国公司想要购买我们的升级版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还有其他相关辅助设备和药物?”

    其实,在之前人民报等官媒报道之后,也有部分企业想要采购这些产品或者是购买专利,但都被拒绝了。

    一个个都盯上了振华研究所出品的产品,认为可以赚大钱。

    而且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可是医疗设备啊,这绝对是非常暴利的行业啊。

    现如今,改开政策推行将近一年时间了,有不少老外纷纷来到了京城。

    很多老外只是来旅游,而那些来到京城工作的老外,却是盯上了振华研究所。

    五道口附近,经常有老外出没,特别是振华研究所门口附近,更是常态。

    这也导致曹国辉、唐增光、迟振功、曾庆刚等保卫科工作人员,每次在门口站岗的时候,都需要时刻警惕。

    最怕被那些老外拍到一些照片,然后威胁到振华研究所。

    不过还好,振华研究所已经不止一个出入口了,并且还有两个秘密出入口,外界根本不知道,而陈国华几乎每次都是通过这些秘密出入口进出。

    此次前来采购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设备的公司,是一家名为考克斯汽车的北美企业,他们出价两亿美金,只为了这些设备。

    甚至他们还接受振华研究所这边的代理权报价。

    两亿美金并不是一笔小钱了,而陈国华之所以惊讶并不是因为这笔钱,而是因为对方名下居然还有亚特兰大医院、考克斯生物制药实验室等机构。

    除此之外,张继汉也简单介绍了一下,考克斯汽车背后的金主克伦佩勒这个人的一些背景。

    陈国华惊讶的是克伦佩勒此人应该是得了胰腺癌,并且很有可能也是晚期。

    胰腺癌这种癌症之所以恐怖,除了它本身是一种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对组织的破坏性十分严重之外,就是胰腺的解剖位置特殊,位于腹膜之后,并且早期症状不典型。

    因此,它很难再患病初期被检查出来。

    众所周知,肿瘤或者说恶性肿瘤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得晚。

    比如说宋美龄此人,人家在四十岁患上了乳腺癌,但发现得早,接受了两次切除手术之后,依然可以活得好好的。

    宋美龄很经常进行体检,对自己身体健康十分关注。

    所以她在九十多岁高龄又得了卵巢癌,但也一样奇迹般战胜了疾病,活到了一百零六岁。

    两次患癌,都能够两次被治疗好,足以说明注重身体健康,是可以活得较为长久一些的。

    只不过,胰腺癌这东西确实是没办法,太难在早期发现它并且治愈这种病。

    既然克伦佩勒考克斯得了这种疾病,那么对方想要购买升级版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

    “对,所以国华你觉得我们应该要卖么?”

    张继汉目光期待地看着陈国华,因为后者才是专业人士,卖不卖就是陈国华一句话的事儿。

    只有陈国华才知道升级版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技术含量,以及如何确保这种技术不外泄。

    而张继汉还是很期待陈国华能够卖掉这款设备的,最好是能够卖个几千亿美金,那么对于内地来说就非常棒了。

    改开之后,就算是张继汉也整天为了钱而忙得晕头转向。

    整体大环境都是发展经济,而经济可不是说发展就发展的呀。

    首先需要资金和项目,然后是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工人等,只要项目开工了,那么围绕这个项目的其他小项目、周边产业也就有可能发展起来了。

    拿振华研究所的百望山项目来说,山体内部的项目就不说了,只说百望山周边的那些居民楼项目。

    这些居民楼项目的开发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建好之后其实就是给振华研究所的员工居住的。

    所以在修建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项目的所有细节。

    开工建设之后,那么多工人需要吃饭,加上山体内部施工的那些工人,每天都是十几二十万工人呢,直接导致百望山附近形成了一条小吃街。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等外来百望山项目完工之后,这条小吃街都有可能被保留下来。

    张继汉可没有陈国华这样的赚钱能力,而且也没办法像陈国华这样,不管是什么项目总是能够获得收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虽然还没有被提出来,但大家只要不傻,从振华研究所这边就可以知道科技能够带来多少利益了。

    而张继汉自然没有陈国华这样的能力,所以他想要拉来投资、项目,难度还是很大的。

    也因此,张继汉只能够找陈国华。

    就像上次的煤气罐大炮这个项目一样,虽说一开始他并不同意陈国华提出来的百分之三十收益归振华研究所这个提议。

    但是后面还不是照样同意了?

    因为他不敢得罪陈国华,甚至还得哄着对方,否则的话,下次可就没有这些项目了。

    要知道一个煤气罐大炮项目足可以盘活好几家企业了,甚至是一条产业链。

    毕竟造煤气罐大炮就需要不少零部件,涉及到了煤气罐工厂、螺丝工厂、大炮工厂等等,这些企业都有订单了,那就有钱给工人发工资。

    工人有工资了,大家的生活水平才能够提高。

    其实,这一次,如果不是张继汉发现了,说不定现在坐在陈国华对面的不是他,而是其他领导了。

    只因为现在改开政策之下,就算是领导也头疼:从哪里搞钱搞项目呢?

    毫无疑问,放眼整个京城,乃至是全国地区,振华研究所这家机构绝对是香饽饽一样的存在。

    “卖?为什么要卖?”

    陈国华翻了一个白眼,道:

    “不管是原本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还是升级版,这些都是我们的独家技术,短时期内来说,我们不会卖的,就算是专利也不急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