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不快

    第九章不快 (第2/3页)



    “哎。”

    四娘从马扎上跳下来,经过这些日子的投喂,小丫头不仅个头高了,就连本来枯黄的头发,也黑了不少。

    叶霓还在屋里捣鼓,锅里煮着热腾腾的馎饦,桌子上还放着鱼糜臊子饼,新鲜的鱼不易保存,剩下的就都被叶霓剁成臊子,和着白面捏成饼。

    大娘挖出小小一勺荤油,叶霓出来瞧见了,还笑着又多挖了一勺。

    大娘心疼道:“还得省着用,不然入冬了可怎么办?”

    “晓得了。”

    又是鱼糜臊子饼,又是馎饦,瞧着锅里还闷着野菜鸡蛋汤,什么样的人家能这样吃用?

    大娘本想再劝几句,但一见那几个小的吃得头也不抬,她便止住了。

    罢了罢了,家里虽说落魄了些,但偶尔吃些也不打紧。

    豆腐鱼羹的美名,最近还传到了关外,每日来叶家的脚夫商贾更是不计其数,每日做出来的豆腐,根本不够卖。

    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只有叶霓还在发愁。

    大娘擦了擦脸上的热汗,“三妹,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怎么将豆腐的保存时间,变得更长些。”

    近来有许多外地的商贾过来,叶霓也有意与人做生意,无奈豆腐一物实在绵软,光是从仓河村送到石头城就要颠碎许多,只有谢长安那样有些功夫的,才能完好无缺地送过去。

    可外地商贾不一样啊,远些的,一个来回就要半个月之久,豆腐半路就坏了,如何能运出去?

    大娘点头,但她生性保守,只道:“那远些的不卖就不卖了,总不能什么都攥在手里。”

    “我再琢磨琢磨吧。”

    经过这些时间的相处,叶大娘也知晓,自家妹子醒来之后变得有主意许多,话已至此,她也不再多劝,专心点起了豆腐。

    本来这点豆腐都是由叶霓来,但大娘和四娘学她点了几回,如今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叶霓也乐得清闲。

    她还在琢磨运输豆腐的事情,说到底,还是这时候的交通太落后了,但这东西一时半会儿改不了,只能从豆腐本身下手。

    眼下她有两个想法,第一个,就是做出豆干来,第二个,自然是将豆腐冻起来。

    后者虽然可以更好地保存豆腐本身的滋味,但过程比较昂贵,这时候制冰的手艺还被世家大族牢牢掌握,叶霓不打算得罪人,因此只能选择第一种。

    她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当晚就撸起袖子,将豆腐切成小块,用文火在底下烘着,四娘最喜欢这个活计,又能烤火,又有零嘴吃,因此被她抢去做。

    叶霓提点道:“等烤成焦黄色,用筷子戳不动了,就好了。”

    四娘塞了一块饴糖进嘴里,麻利地点燃柴禾:“晓得了。”

    她扭头叹气出门,前些日子谢长安送来一大块饴糖,家里娃娃都爱吃,好容易有些甜口,她自然不会扫兴不让吃,就是牙齿健康问题,总是叫她头痛。

    这时候的人,刷牙都是捻起些盐巴搓一搓,只有讲究些的人家才会兑着茶沫子一起漱口,但对叶霓来说,她已经许久没有正儿八经地刷牙了。

    家里几个小的又沉迷甜食,她自然忧心他们的牙齿健康问题。

    关于这方面,叶霓还真琢磨过,之前在里正家里买了一些猪肉,那猪身上的毛她剃下来试了试,要么就是太硬了,软些的总有股腥臊味,实在不能入口,更别提刷牙了。

    最后那一批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