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017 (第2/3页)

岚是汉臣,宦海岁月两起两伏,对“伴君如伴虎”有清醒的认识。

    和珅是旗人,又是正得宠,权势远超于他。

    二人差距甚大,在仕途上没有冲突,反而可以聊到一块儿去。

    要么能看透皇上的心思;要么就事事请示,绝不私自做主。

    ……

    各省进献的书籍,暂时都存放在礼部。

    由专门的官吏,造册登记,并通读内容。

    忽然,一个书吏翻书的手停住了。

    苏州府彭家进献的一册明代书籍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关外极北部族,渔猎为生,兽皮裹躯,食不果腹,不知廉耻,常与禽兽为伍。部落男子成年时开始留一根辫子,之后每猎一头猛兽,则多蓄一根小辫,勇士发辫多不胜数。而只有一根发辫者,往往被视为懦夫,被逐出部落。”

    书吏的手僵住了,他不知道该怎么看待这個故事。

    最终,他还是决定上报。

    和这个无聊故事一起上报的,还有另外一首反诗。

    乾隆看了,表情冷漠:

    “将献书的二人,交由当地官府处置。”

    “处置结果,交由刑部审定。”

    和珅想开口,最终还是忍住了。

    反观军机大臣于敏中,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内心毫无波澜。

    和珅暗自感慨,真不愧是能做到汉臣魁首的人,厉害啊。

    ……

    两桩廷寄,一前一后抵达了苏州府。

    吓的赵知府面如土色,双手颤抖的拿不住信纸。

    他回到后堂,扑通跪在地上,对着菩萨像哭泣:

    “老天爷,赐给我一条活路吧。”

    “这两桩案子,一个处理不好都是灭三族的罪过。”

    “信男若能安然度过此劫,一定为您重塑金身,日日香火不绝。”

    砰,一个响头磕下。

    屋外,胡师爷也在唉声叹气。

    东主出事,他也不好过。

    当晚,他给知府建议将彭家尽数拘拿,抄家寻找其他反书。

    彭家也算是本府望族,从康熙年间开始置下了偌大的家业,子嗣绵延百年。

    一招马屁拍错,全家覆没。

    最终,彭家抄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