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丈母娘向女婿,马皇后的心全偏梅殷身上了!

    第一三二章 丈母娘向女婿,马皇后的心全偏梅殷身上了! (第2/3页)

头,他也同样希望梅殷能烧制出琉璃。

    他沉默一下,望着马皇后道:“妹子,你说这一个人得有多聪明,之前不显山不漏水,只是凭着兴趣爱好,私下里鼓捣鼓捣。

    就能弄出水泥这种全新的,十分好用的建筑材料。

    又能把陶成道,这等在火药上面,经营了大半辈子的人给赶超过去。

    弄出威力更大的火药来。

    还能够把这么多人想要弄明白,却都是不得其门而入的琉璃,也给弄出来。

    这种事儿,想想就让人觉得吃惊,不敢相信。

    这些事,一个人能弄出一项来,就已经是极为了不得了。

    可这混账小子,却能将之给全占了。”

    听了朱元璋的话后,马皇后也也同样是陷入到沉思里。

    “所以,咱现在就盼着这模拟器,能够早点结束冷却器。

    能够早点让咱模拟梅殷这个混账东西的未来。

    让咱看一看他,到底是什么妖孽!”

    朱元璋对于梅殷的好奇,是越来越重了。

    他不相信这世上有这么天才的人。

    马皇后也跟着点了点头。

    说实话,她对于这些,也同样是挺好奇。

    也能理解重八的心情。

    不过想了一下,还是望着朱元璋开了口。

    “别管怎么说,别管梅殷这孩子有多聪慧。

    有一点不可改变。

    重八你也需要记住。

    那就是他是咱闺女儿的夫婿,是咱们的女婿。

    是咱的亲人后辈。

    而他所弄出来的这些东西,也令得重八你受益。

    令得咱们大明受益。

    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

    这些重八你可不能忘。”

    马皇后在说这话时,神色显得很是郑重。

    “行,咱记住了。”

    看到马皇后说的郑重,朱元璋也同样是神色郑重的将这事儿给答应了下来。

    心里面对于梅殷,也确实是越发的好奇。

    不住的在想,梅殷到底有什么能力,才能够做出这么多的事情来……

    ……

    京城,乃至于很多地方都不平静。

    尤其是那些公侯之家。

    这个时候更是人心惶惶。

    原因无他,还是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突然动手把廖永忠给抄家了。

    最为关键的是,还是从廖永忠家里,抄到了违禁物品。

    还有那么多的罪证。

    这让很多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很多人都等着朱元璋作出判决。

    看看他到底会如何处置德庆侯廖永忠。

    这并不是说,廖永忠的人缘有多好。

    巢湖水师因为其地位的特殊性,和别的圈子不太一样。

    再加上本身也并非属于淮西的核心,所以一直以来,和淮西勋贵里面的很多人的关系,倒也算不得好。

    之所以这么多人,对于德庆侯廖永忠的事儿牵肠挂肚。

    是因为德庆侯廖永忠,是洪武朝建立以来,被直接拿下的,爵位最高之人。

    而且犯的事儿也比较大。

    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对于德庆侯做出来的惩处,对于他们这些公侯之家,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不过大部分的人,此时都还是更加倾向于,朱元璋这个做皇帝的,手中板子会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并不会真的把德庆侯廖永忠给弄死。

    最多不过是将他的爵位给削了而已。

    毕竟德庆侯功劳大,地位高,最为重要的是这个事儿,牵挂着众多公侯们的心。

    容易起到非常不好的影响。

    就算是朱元璋,也不敢真的把事情做得太绝。

    他们这么多人汇集到一起,力量还大着呢!

    再说,现在大明周边并不算太安定。

    北元鞑子还在苟延残喘,用得着他们的地方还多……

    朱元璋坐在武英殿内,一言不发。

    坐在这里沉默了很久。

    “父皇,要不……网开一面?”

    太子朱标沉默了好一阵后,望着朱元璋试探的开口。

    他能看得出来,对于德庆侯的处置,自己父皇也显得分外纠结。

    不然不至于好几天了,还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

    朱元璋闻言,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道:

    “不行,网开不了!

    这个口子不能开!

    越开就越大。

    你今日敢给他们开个口子,明天他们就能钻出来个大窟窿,后天整张网都不在了!

    这是个底线!

    今日敢私下里用这等违禁物品,还敢弄龙椅,明日他们就敢造反!

    毕竟真的弄了这事,他们也不过是罢官夺爵,人还能活着。

    这种事,绝对不能容忍,不能姑息!

    咱这次就要给他们再重新立下规矩!

    告诉他们,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谁做,谁死!

    没有任何的例外!!

    北元鞑子留下来的风气,太过于散漫。

    需要杀一杀这股子歪风邪气!”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朱标有些欲言又止。

    朱元璋道:“标儿,不用担心。这些人闹不出太大的乱子来。

    看看咱把他砍了,接下来哪个人敢胡乱闹腾,敢因为这事儿来造咱的反!

    咱就算是拼着有人会造反,也必须要把这事给办了!

    咱倒是要看看,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谁敢造反,咱就平了谁!”

    朱元璋的话,说的是斩钉截铁。

    同时也真做好了,在他斩了德庆侯后,会进一步的让他和这些勋贵武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裂痕越来越大的后果。

    做好了掀桌子的心理准备。

    朱标闻言,就再说话了。

    把将要出口的话,都给咽回了肚子。

    这事,父皇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德庆侯这次的事儿,做的也是真过分。

    而那些,跟着父皇打天下的叔叔伯伯们,在天下承平之后,也确实有很多人都变了。

    和之前大不一样。

    要是这些人都能如同大将军那样该有多好?

    但可惜,大明只有一个徐达!

    “这次的事儿,只斩廖永忠。

    让其子廖权,承袭德庆侯。”

    朱元璋沉默一阵,最终说出了这样的话。

    做出了这个决定。

    终究还是没有完全按照规定做事。

    否则就廖永忠做出来的这事,是需要诛九族的!

    一方面是因为,德庆侯廖永忠在之前立下的功劳是真大。

    巢湖水师在朱元璋征伐天下的过程里,那也当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另外一方面,对于这些开国公侯,朱元璋到现在还没有对他们彻底失望。

    还对他们抱着希望。

    朱标在听到朱元璋说出这话后,暗自松了一口气。

    如此就好!

    如此,事情便留下了一线生机。

    那些公侯们,虽然会因为德庆侯廖永忠之死,而心中戚戚,但也并非会真的铤而走险,与父皇之间彻底决裂。

    气归气,但父皇在很多事情上,尤其是重大的事情上,还是很有分寸的。

    并不会不管不顾的胡来。

    很快,便有旨意,按照朱元璋的意思被拟了出来。

    朱元璋看过之后,便用了印,让人带着前去给德庆侯廖永忠念了。

    随后昭告天下。

    德庆侯廖永忠满身伤痕。

    不过他的这些伤,也并非是朱元璋让人打的。

    这些伤痕都是旧伤,是当年征伐天下时,留下的伤疤。

    德庆侯廖永忠,也当真是硬气。

    在这几天,连一句软话都没有和朱元璋说。

    从这圣旨当中,听到了自己要被处死的消息后,廖永忠面色没有丝毫的变化。

    对于这么一个结果,他心里有数。

    这么多年下来,他太清楚朱元璋的性子了。

    那是真正的铁石心肠。

    不过,随后在听到自己的家人都被饶恕,而自己的儿子廖权,还能继承自己的德庆侯爵位后。

    一直非常强硬的廖永忠,也终究是强硬不下去了。

    跪在地上,流泪叩谢朱元璋的恩典……

    一般都是秋后问斩。

    但朱元璋杀人,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尤其是涉及到一些特殊的人物,在特殊的情况下,更不会等这么长时间。

    在圣旨下达后的第二天,就把德庆侯廖永忠压赴了刑场。

    而朱元璋,在得知了廖永忠知道自己赦免他的家人,让他儿子承袭他的爵位后的反应,也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

    拿下廖永忠这个开国侯爵,他的心里并没有什么高兴。

    这也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反而是满心郁闷……

    ……

    应天府城变得分外轰动,许许多的人,都汇集在那里,前去看斩头。

    毕竟这一次的事儿,和普通的斩头不一样。

    这并不是什么普通的斩首,斩的可是德庆侯。

    大明成立了这么多年,斩杀的贪官污吏已经不少。

    但是斩杀的侯爵,德庆侯是头一个!

    在朱元璋这边,公布了德庆侯的罪行后,很多围观的百姓,也都拍手叫好。

    毕竟这德庆猴犯下的事儿,是真大。

    都敢私下打造有轮椅了,他不被斩首,谁被斩首?

    午时三刻已到,负责监斩之人,丢下了监斩令。

    刽子手一刀剁下,德庆侯的脑袋便掉了下来,鲜血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