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不管行不行,试试呗

    第十一章不管行不行,试试呗 (第2/3页)

合做石灰窑。

    修改之后,窑底部是人字架条石垒砌的点火通道。

    条石与条石搭砌中间,铺有麻子石蛋,麻子石耐火,不宜焚烧变形。

    这样,只要把小高炉的废墟清理出来,就是一座合格的石灰窑。

    而且体积还不小,一般底部直径大约有两米多,深两米五左右。

    地平面窑口直径一米半左右,窑口之上根据烧制量而定,一般都在一米左右封顶。

    这样的一窑,要是全部填满,一次能烧石灰十几吨,两三万斤。

    这样的石灰窑,已经足够用了。

    只不过,烧制石灰是个技术活,有严格的程序。

    尤其是对火候的控制,烧窑师傅的经验是关键。

    同时烧窑又是个力气活,无论是采石、运石、装窑、出窑,都非常辛苦。

    烧窑的大致过程是:在窑底先铺荆棘,硬杂柴木,少铺些烟煤块。

    而后就是一层煤块,一层石灰岩石块。

    一窑灰,从点火到烧好,一般在七天左右。

    烧好的石灰,要按照摆放的次序,再次出窑。

    煤渣需要边出窑,边清理。

    反正都是力气活,而且这活还脏。

    如果不是为了口吃的,秦军还真不想干这个。

    现在好了,有人听他指挥,全都不用他干,这就很舒服了。

    修整炉窑有人帮忙,怎么铺设石灰石也有人干。

    对了,在石灰石入窑之前,还需要先破开,不能让太大的石灰石入窑,这样不容易烧成。

    当然,窑内怎么摆放煤块,怎么摆放石灰石,都是有讲究的。

    一般都是尽可能的节约卖炭,还能把所有石灰石全部烧透,这就是技术。

    如果不是秦军原来烧过瓷窑,他还真不敢确定自己能玩得转石灰窑。

    “老三,你确定这样就可以了?我们家积攒了一年,连这大冬天的都没舍得烧,今天可全用来烧石灰了。”

    眼看着一块块煤饼被放入窑中,接着又摆放上大量青石,秦志河还是有点忐忑。

    “反正这些原煤也没花钱,白捡的东西,烧制失败了也没损失,要是真舍不得,要不然这一窑让给我大爷?”

    秦军可不惯着自家老爹,因为现在排着队,等着让他帮忙烧窑的家庭很多。

    比如他大爷、二大爷,甚至是爷爷,都已经排上队了。

    秦志河嘴皮子哆嗦了几下,这是气的。

    不过,现在他可不敢随意打骂这个三儿子了,因为他现在指挥起人干活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反正不管他怎么看,都感觉比不公社石灰窑里那些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