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镇南关

    第1章 穿越镇南关 (第3/3页)

涌,他栽倒在地,抽搐了几下,便不动了。

    高衡根本来不及喘口气,又有几个敌人冲了上来,他下意识提刀去抵挡,当当当,兵器交击,闪现出一阵火花,高衡只觉得手上有一股巨力传来,这几个家伙力气还真不小,竟然将自己的虎口震裂了,说实在话,虽然是军队精英,可是除了刺刀匕首,刀剑他还真没有训练过,也不知道怎么玩,高衡只能且战且退。

    现在高衡已经顾不上弄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了,目前最紧要的任务是保住性命,若是自己真穿越了,也不能开局就死了吧。几个敌兵步步紧逼,高衡努力逼着自己冷静下来,不去想别的,军人的果敢再次回到他的身上,长刀使着不顺手,必须换一件兵器才行,猛然,他发现方才自己那个被踢飞的同伴,身边有一杆红缨枪,这玩意可以,勉强能用。他大喊道:“那个谁?没死就把红缨枪扔过来!喂!”

    躺在地上的那人这才反应过来,高衡是在叫自己,可是他怎么连自己的名字都忘记了,兴许是方才被爆炸给炸坏了脑袋吧。原来,方才有一枚震天雷于高衡等人的旁边爆炸,当场炸死了几人,高衡也被爆炸击倒,那同伴的姓名叫范玉,是跟高衡一个队伍里的同乡,这次一起在镇南关当民夫,不幸被卷入了战争,才有了现在的场景。

    高衡拼命招架着三个敌兵的攻击,眼见地上的人没反应,高衡大喊道:“他娘的,红缨枪!”兴许是高衡这么一吼产生了效果,范玉总算是反应过来,看见地上的红缨枪,捡起来就朝着高衡的方向扔了过去,“接着!”

    高衡眼疾手快,扔下敌人的长刀,捡起了红缨枪,红缨枪是典型的长兵器,也是明军的标准配置,或者说红缨枪只是因为枪头上有红缨而得名,红缨是为了防止刺入敌人身体之后喷涌的鲜血顺着枪杆往下流,造成长枪手手滑而制作的一个屏障,明军的长枪也不全是红缨枪,有的长枪就没有红缨,只有光秃秃的枪杆。

    拿住了同伴扔过来的长枪,高衡心中大定,枪乃是百兵之王,以长击短,以远制近,一个没训练过的普通人也可以凭借一杆大枪与受过训练的短刀手抗衡。戚继光的绩效新书有云:“枪杆,稠木第一,合木轻而稍软,次之。”可见,制作一杆合格的长枪,核心就在枪杆,稠木质密且弹性极佳,所以是制造长枪的上佳材料。

    抗战时期,我军装备缺乏,三八式步枪加上刺刀之后长度远超我军使用的中正式、汉阳造等步枪,我军在近战格斗中经常吃亏,后来大家想了个办法,直接装备一部分红缨枪,在日后的近战格斗中,我军便不落下风,倭军将此武器称之为长剑,甚为恐惧。

    国家成立之后,直到高衡所处的时代,全军依然将刺刀见红作为基本训练科目,更不要说南方神剑特种部队。所以当高衡接过长枪的一刹那,信心就回到了自己身上。面对三个敌人,高衡毫无惧色,暴喝一声,“杀!”电光火石之间,高衡使出的却是我军最经典的招式,突刺。

    突刺这一招还有个更加经典的名字,解放刺。出招的时候,脚尖对正前方,两脚距离与肩膀同宽,左脚中间线和右脚跟在同一线条上,左手握住枪身,右手握住尾端,枪刺偏左,与喉部同高,重心稍前,以右脚的蹬踏力量和腰部的推力,推动身体向前,同时双臂朝着目标猛力推枪,刺中目标后双手向左发力回旋,抽回枪头。

    这一招是我军的看家本领,是经过国家成立前后各大战争考验的招式,高衡早就在训练中形成了肌肉记忆,虽然平常的特种任务很少用到此招,但是高衡却没有一点不熟练的样子,甚至可以说,当他手握长枪的那一刻起,一种熟悉的感觉便再次回到了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