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吴三桂降清

    第372章 吴三桂降清 (第2/2页)

,为了关内的百姓,他不得不反。

    百姓半信半疑,官场上的事,他们哪里知道,吴三桂说啥就是啥了,毕竟吴三桂在山海关还是颇得人心的。

    吴三桂给崇祯扣上屎盆,说明自己献关降清的原因后,安抚关内百姓,福临皇帝是英明神武的好皇帝,只要大伙儿当顺民,日子会过得比以前更好。

    也不管百姓接不接受,吴三桂下令大开城门,迎接早等在城外的清军入关。

    为安抚民心,多尔滚严令手下禁止烧杀抢掠,骚扰百姓,让惴惴不安的百姓松了一大口气。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百姓都愿意当顺民,只是慑于清军的强大武力和吴三桂的威势,不敢表露出半点不满,但也有一些书生勇敢地站出来,破口大骂吴三桂卖国求荣,最后全被吴三桂砍下脑袋,悬挂城门口示众。

    城东,某间破旧的民房里。

    身上背着一张大弓的王阿福正在忙碌,他把一堆堆的干柴和被褥弄湿,四处浇上火油,打火引燃,然后摘下大弓,向天空发射了三支鸣镝后,扔掉大弓跑路。

    熊熊大火很快燃起,把整幢民宅笼罩住,因堆放的柴火和被褥是湿的,产生了大量的浓烟,滚滚浓烟冲天而起,方圆数十里外都能看到,而刺耳的鸣镝声响彻云霄,数里外的人也能听得到。

    王阿福是奉田伯光之命,潜伏在山海关城内的密谍之一,一旦确认吴三桂降清,马上发信号。

    在城东街区,还有另外两个人在做着和王阿福一样的事情,只不过他们的动作比王阿福动作慢了一步,引燃大火后,他们发射三支鸣镝后,马上跑步,至于能不能躲过吴三桂的捕杀,就看个人的本事和运气了。

    田伯光一共派出了十名密谍潜伏在山海关的城内和城外,其中潜伏在城内的密谍有三人,其他的七人潜伏在城外的村庄里,每天的任务就是盯着东城区的天空,一旦看到浓烟升起,还有三声鸣镝,马上点燃狼烟发信号。

    没有网络通讯的年代,狼烟是最快的报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