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旧金山

    第三章 旧金山 (第2/3页)

会里中餐是低端快餐、炒杂碎的刻板印象,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

    结果这么多流浪者、嬉皮士,还有很多嗑药的群体,让中产消费者根本不敢到这家餐厅里消费。

    甘炳光秉持着中国人吃苦耐劳,坚信埋头苦干总能得到上天眷顾的性情和心态,坚持走中高端路线,在食材、用料上不降低标准。

    他觉得酒香不怕巷子深,坚持做下去,总有一天能把口碑打出来。

    靠着这点,餐厅的外送生意做的倒是不错,增加了一些收入减少了损失。

    但距离回本乃至盈利,那是遥遥无期,毕竟外送只是补充,连租金都覆盖不了。

    餐馆很快入不敷出,后厨工作量严重不饱和,厨子拿不到足额工资,辞职不干,只能老爷子亲自上阵。

    后厨是个力气活,甘炳光有经验但年岁大了,儿子甘有堂不是厨子的料,本地其他厨师一时半会儿招不到合适的,人家见店里生意不好也不愿意来。

    愁眉不展时,他突然想起远在大洋彼岸,老家甘家村有个同宗的侄子甘有为,他家是村里的大宗,继承了老太爷的甘家菜谱,如果能让他来美国合伙做厨,或许有一线希望。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甘炳光辗转联系上了远在万里之外的甘有为,一通远洋电话交流后,甘有为竟答应下来,表示会带着儿子远赴重洋,来甘家菜馆助阵。

    当时恰逢中美蜜月期,根据1965年的《移民法案》和中美建交后的协议,每年有四万中国人能赴美(大陆台湾各一半),移民的限制大大松绑。

    在甘炳光父子的帮助下,甘有为和儿子甘国阳顺利来到旧金山,开始在美国的生活。

    甘炳光本担心侄子徒有其名早已荒废了厨艺,不会烧甘家菜,但他到来后亲自下厨烧了一桌饭菜,让甘炳光这个资深大厨都伸出大拇指,这厨艺水平是没话说。

    可光厨艺好是没用的,1979年美国经济发展停滞,加州地区爆发了经济危机,洛杉矶、萨克拉门托、旧金山、奥克兰等地都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

    1980年里根上台,发布了经济改革计划,可并没有见效,相反到1981年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滞涨的泥潭,失业率高涨至8%,道琼斯指数从1965年的2600点跌到800点,而且还在继续下行中。

    大城市有了空心化的趋势,大量新移民和中产将家搬到了郊外的卫星城,旧金山的旅游观光行业也遭受重创。

    流浪汉、犯罪者、瘾君子成群结队占据街头,餐饮行业的生存环境越发恶劣。

    这不是厨子的厨艺好坏所能决定的,甘有为纵使有惊天的厨艺,客人不上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