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第2/3页)

期的大学士陈氏为诸家嫡女宣讲《礼经》。陈氏曾奉养敦帝皇后,也是敦帝时期正经得承礼司认可的礼教之典范。

    如今陈氏虽已年过半百,但其礼仪典范之名至今无人能出左右,就连庄皇后当年都曾受她教导。陈氏已经多年未理外世,如今受庄皇后之请出山,便被多少世家惦念着。若能为陈氏堂上学生,必然能给其女乃至家门带来荣耀。

    皇后此举其实是在配合皇帝之行,让众人看到的是天家对于大渊各子弟的看重,试图以此稀释皇帝所行的别有用心。

    皇后此心皇帝又如何看不懂,当下又向玉璋宫赐去了诸多宝物,又着人将帝宫的风华殿布置出来,做陈氏堂课之用。

    但皇后毕竟不似皇帝那般钦点几家,而是广邀了百家子弟共同前往风华殿聆听陈氏开堂。此举引来众人的赞赏。

    世家大族会在嫡女满一定岁数的时候请专门的礼仪嬷嬷在家中教习,但能亲自得陈氏这般女大学士亲自教导礼仪的机会少之又少,往往只有宗亲能有资格,今次皇后广开隆恩,让众人皆是欢心踊跃。

    阿宁得到消息时正在院子里晒着初秋的太阳,近日她让人在侧院装上了一个吊床,每日早上便在那晒着太阳昏昏欲睡,连阿喜都说她近日懒了许多。

    阿喜一路低头,快步走来,就连身形都板正了不少,她身后不远处还跟着一名嬷嬷和两名侍女,看着装便知是宫里的人,阿宁撇了一眼,立刻翻转下吊床,整理了一下仪容,低身接见。嬷嬷虽远远地便见到她那番懒散的模样,但毕竟是在皇后身前做事的,她眉目收敛,只将皇后的消息传到便是了。

    阿宁让阿喜给嬷嬷拿了打赏,方才拿起嬷嬷带来的邀帖。

    阿喜近日在集市上倒是听到了不少皇后邀请陈氏进行百家讲学之事,只是没想到还能有自己家一份。

    “定然是小公子如今成了文氏门人才能得此殊荣。”

    桑佑的确在文氏阁老的亲自教养之下,近日在几场文宴之上博得众人的赏识,再过不久便要提前参加文渊阁的二考,若二考得过便能加入学士府,来日入朝为官便指日可待。

    说着阿喜又欢喜道:“小公子与姑娘都这般出息,姑娘该好好地给府中去一封信说说才是,好让老夫人他们也开心开心才对。”

    阿喜这话实则是想让桑老夫人更加喜欢阿宁一些,但阿宁认为这种事没有报备的必要,因此进京以来,除了日常的问安之外,并未向家中说过其它的事。就连她得了皇后赏赐一事,都是云府告知桑老夫人的。

    也正是因为云氏的报备,桑老夫人才决定让阿宁再在上京多待一段时间,不要着急回去。

    如今茶商的事已经落定,按照渚临谵的消息,商行司的批文很快就会出,趁着这个空挡,阿宁原本还想回一趟淮南,燕城那边还有一些事需要她处理,但皇后的邀帖下发,看样子她是又走不成了。

    “姑娘,你也好久没有给家里写过信了。”

    阿喜这么一提醒,阿宁复才省起,茶庄的事还得让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