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振聋发聩

    第27章 振聋发聩 (第2/3页)

、以及丝绸货物为主。

    沿用自唐朝传下来的“两税法”,每年的二三月份,七八月份两次征收。

    这些税粮当然不是全部送到京城,而是分批次运送到各省安置的府库,给藩王一部分,地方的卫所一部分,然后,地方还要截留一部分。

    朝廷收取的,只是每年税粮的“一部分比例”。

    苏闲没有给朱雄英解释这些,因为他的话,自有其后面的人听着。

    “运送税粮,就会有损耗。或是天降大雨,道路泥泞。或是路遇山匪,遇到山石滑坡,耽搁一天,就会有一天的损耗。”

    “这些损耗,是没有办法确定的。”

    “而往年,空印案之前,各级官府拿着改了印章的文书,前来户部核算。若是数目对不上,自己填上去便可,只要符合朝廷定下的比例,都算过关。”

    此时。

    苏闲的声音并不大。

    但恰好,不仅可以让朱雄英听到。

    更是可以让朱元璋,以及其身旁的马皇后,和朱标听闻。

    而苏闲的这番回答,显然让三人的表情,都不约而同的有些严肃。

    因为……

    他说的是对的。

    却听苏闲的声音,继续响起。

    “但是……一旦空印案结束,陛下所要求的严苛数目,必须和户部的账目对上,那么,以此而带来的,是地方各级官府的什么?”

    当听到这個问题时。

    朱元璋猛地一愣。

    朱标先是面带思索,和马皇后对视一眼,旋即都是看到了各自眼中的担忧。

    只有朱雄英,巴巴的看着……

    下一刻。

    苏闲的声音,已经彻底响起。

    “加剧征收!”

    这四个字出现,顿时炸响几人的思绪之内。

    “空印案之后,地方官府畏惧大明的皇帝,畏惧亲军都尉府的刀,但唯独不怕大明的百姓。”

    “况且这血案在前,陛下的规矩,就如同一把刀悬在地方官员的头上。”

    “他们所能做的,便是加大征收。”

    “只要征收的税粮足够多,能够弥补路途之上的损耗,那么再到户部之时,便不用多跑。”

    “当然,或许会有一些于心不忍,或者是心软的官员,不想加剧征收。只是继续按照以前的规矩,然而,只要有一次和户部的账目不对,就要来回跑,跑第一次,按照你刚才说的可以原谅,但跑二次第三次,就要被你抓住问斩!”

    苏闲话中的“你”,当然不是朱雄英。

    “守规矩于心不忍要被斩!”

    “跑得多了也要被斩!”

    “不守规矩,加大征收,却能活!”

    “若是你是地方官员,又会怎么做?”

    城墙之后,朱元璋愣住了。

    而朱标则是心中情绪起伏,因为这番话不难理解,他可以清楚的想到,从这空印案之后,地方官员的每一步的想法。

    却听那声音根本没停。

    “第一次加收,地方官员发现,自己可以轻松的应对户部的账目,也不用担心空印,喜极而泣,再喜再泣。”

    “因为他们已经发现,多出来征收的这些,他们可以明目张胆、光明正大的用【损耗】的名目,多征收税粮。”

    “心贪的,损耗就多,地方远的,损耗也多。”

    “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