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解

    第31章 解 (第3/3页)

有凭证的。”

    “但是,如某些人所想:大明的百姓太多,这些凭证只能保证百姓不被那些里长或者是贪吏,强行以“税粮没交”而重复让百姓再交税粮。”

    “然而却没办法,在这之间,形成一个简便而高效的核对。”

    “对对对,咱就这个意思。”朱元璋暗自点头。

    “所以,我才说的是……菜农!”苏闲的声音继续响起。

    “菜农是什么?上面也已经说了。”

    “就是这些,每年轮流,要运送税粮的甲首、里长,还有各地负责税粮的的通课司官吏。”

    苏闲并不准备再往税收方面上扯。

    实际上,税收是一国命脉,眼下大明才开国十年,所有的利益体初步形成。他现在扯这些,吃力不讨好多管闲事不说。

    而且洪武皇帝并不会理他,整个官场神经敏感的,还以为自己再挑动不可触摸的逆鳞。

    虽然后世的税收方式更好,但现在远远不是时候,各种基础条件还远没有达到。

    所以,苏闲这个时候,只说税粮运送的方式。

    至于通课司,是大明各府、州、县掌管税收的机构。

    苏闲刻意停顿一会儿,让他们理解。

    而他自己则也陷入沉思,这些话题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了,而且看样子,效果还不错。

    苏闲虽然知道,这里面有自己站在后世长河,看的清楚的原因。

    但更多的,还真是自己的“童言无忌”,并没有让老朱愤怒,相反,还在各个巧合下,让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看样子,自己以后,还得继续挖掘词条。

    最起码,一定要有新的词条,特别是关于化险为夷之类的词条出现!

    如此想着……

    他才继续接着自己的话题,继续说道:

    “运送的这些人,才是应该在善后空印案上,下功夫的群体。”

    “比如现在大明的税收核验,是地方官府,和户部的两方核验。他们在账目的骑缝中间上盖印。如此一来,地方官府一份,户部留底一份。”

    “可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了空印案,因为地方官府可以提前盖印!到了户部根据数目再填。”

    “但是,想一想,如果再加上他们呢?这些我们说的运送的群体……”

    “让这些人起运的时候,税粮是多少,他们要在印上签字确认数额,然后地方官府再盖印。”

    “这叫……印在字上,如此,便避免了可能存在的提前盖印。”

    “运送到目的地后,又是多少,一应如实,继续和户部的府库盖印,依旧是先签字后盖印。”

    “除此之外,他们也要持有两方盖印的副本。”

    “此种情况下……”

    “不仅官府有自己的官方账目,负责运送税粮的队伍包括通课司的官吏,也有自己的账目!”

    “当然了,如果你皇爷爷还担心,那就让运送税粮的这些人,将自己征收乡里时,各家各户出的粮的账目也带上,或者和这账目本身就并一起,这样来龙去脉,不嫌麻烦更好查。”

    苏闲快速的说完后。

    便看向朱雄英,笑道:

    “如此一来,三方互对。”

    “清清楚楚,空印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