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拖饷半年的塞北

    第36章:拖饷半年的塞北 (第2/3页)

,这个世界有人熊、有狼、狈相应的传说。

    “不知道…”离吕行世较近的一名士卒摇摇头。

    “那狈呢?”吕行世又问了一句。

    对方依旧不知道。

    而后吕行世又说了几个诸如饕鬄、朱雀之类的词汇,都没有人知道。

    “大人,这些事你得去问那些读书人或者那些个大侠,我们就是一群丘八,哪里知道这些。”

    “好男不当兵,更何况还是来边关,只是混一口饭吃。”有士卒自嘲的说道。

    听到这话,吕行世也是明白了,他们不知道,是因为他们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蛮人那边也是如此,他们还在戈壁滩里艰难求生,吃饭都成问题,哪里有闲心思去搞这方面的事情。

    在大嵩这个时代,当兵,是最低的出身了。

    最高自然是读书然后走仕途了,正所谓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男儿。

    以文御武的同时重文轻武,读书才是打破阶级的最好办法。

    不过也有人看出了这些弊端来,比如辽王,他就是打算把大嵩重新带回原本武德充沛的年代。

    所以他才能够获得整个塞北的支持。

    至于能否成功,吕行世不知道,他对大嵩朝廷的了解有限,不过可以确定一件事,文官制定的规矩,依然吊在辽王的脖子上,如果辽王没有办法挣脱,死亡的下场可能会很大。

    “听说你们被欠了饷银?”吕行世又开口问道。

    “半年了,已经半年没有发过饷。”那名士卒叹了一口气说道。

    “是都没有,还是就你们没有?”吕行世继续问。

    没钱发饷银有两种可能,一是大嵩没钱,这个可能性小到忽略不计,大嵩在文化、商业的发展上极高,富庶是真的富庶,所以不可能没钱,吕行世从中原走到塞北也是看得出来。

    所以第二种可能更大,那就是被人给截走了。

    是谁干的,吕行世就不清楚了,不过辽王有嫌疑,正因为塞北不给士卒发饷银,所以才会如此快速被他掌握。

    “都没有,整个塞北就好像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