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进军开始

    第1章 进军开始 (第3/3页)

105很重,需要大型的牵引车,所以都放在师里面方便保障。

    真正的155重炮大红一师都只有12门。

    三德子也一样,shf18式150毫米重型榴弹炮一个师就12门,剩下都是105。三德子不一样的是他有150重步兵炮。

    对比一下有36门152和24门122的近卫一机步的火力已经十分丧心病狂了。

    近卫一机步的反坦克炮营,除了36门57毫米反坦克炮外,还有30辆左右的zis3型自行反坦克炮,和一般步兵师那种12门炮的反坦克炮营天差地别。

    还有高炮,安特的高炮营一般16门37高炮就是一个营了,王忠这个营36门37高炮,还加强了八辆十字军自行高炮。

    总而言之,近卫一机步别看就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团一个汽车团,其他都是各种“营”,其实它有100多辆坦克、歼击车与自行火炮,相当于两个坦克旅。

    它有70多根75毫米的中管子,60根122毫米以上的大管子。

    它有57毫米反坦克炮总共66门(包括车载和牵引)。

    它有重机枪100多,轻机枪200以上,半履带车卡车和拖拉机总共1100多辆。

    最过分的是这个师的保障能力,它配了两个维修营,两个抢救连(拆散分给了每个坦克连和坦克歼击连),每天能完成12辆坦克的中等程度修理。

    作为对比,安特第一突击集团军的维修能力,也就是每天完成20辆坦克中等修理——对,一个集团军,就是这么差。

    塞进去了这么多东西,近卫一机步就成了总兵力两万多的土豪师,然后叶堡的军盲们对着编制里的一大堆“营”指指点点,说什么肯定吃了空饷了。

    可能是想到了这些,瓦西里叹了口气:“真是没办法,门外汉根本说不通。关键你跟这些人说不能对着番号就哔哔,要算载具数量,算管子,他们就躺在地上耍赖,大喊‘啊不听不听你就是吃空饷了’。”

    王忠耸了耸肩:“早知道这样我就把坦克营和歼击营改成团了,这样一看师里面一个步兵团一个坦克团一个歼击团,叶堡的半桶水就会觉得,一个师有三个团,很合理。”

    瓦西里哈哈大笑。

    王忠:“当然,我自己也时不时会觉得,步兵的数量可能太少了……但是现在这样夸张的编制,后勤已经骂娘了。”

    毕竟支援单位都是吞后勤的饕餮,再往集团军编制里塞三个步兵团,说不定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忠现在还担心自己这个机动军这么多75、122和152的管子,打起来喂不饱,打着打着就没炮弹了。

    瓦西里:“嗨呀,在洛克托夫,我们这些炮兵学校的学生不还是被伱当步兵用,不是表现得很好嘛!步兵又不是什么专业兵种,谁拿起步枪趴在地上射击,那就是步兵了。”

    王忠接口道:“你说得对,炮兵团那些装填手,不也都是大头兵。说不定因为在炮兵部队所以存活时间久,当步兵打起来还比刚刚征召过来的新兵靠谱呢。”

    这时候房间里电话又响起来,王忠拿起听筒:“我是罗科索夫。”

    屠格涅夫大将的声音从听筒中传来:“罗科索夫,你应该已经知道苏哈亚韦利方面军告急了吧?我已经跟后勤部门打过招呼,尽可能快的空出车皮,把你的集团军送到苏哈亚韦利东岸,目前还比较安全的亚尔维克。”

    王忠:“我已经命令编组一支先遣队,由我亲自率领,今天就能登车出发。”

    “很好,这样非常好。”屠格涅夫大将顿了顿,“我非常期待你的新军的表现,毕竟我们投入了那么多资源在你的集团军上。”

    王忠点点头:“我会努力的。”

    “那么,祝你好运。”

    那边挂电话了,王忠放下听筒,看向瓦西里:“我觉得,还是在集团军的兵站放一个纯粹的步兵部队吧,只是步兵,给饭就行,又在兵站旁边,补给路线短,对后勤压力不会太大。”

    瓦西里:“我记得梅拉尼娅人又来了四个步兵营,只有基本的武装,要不把他们弄成一个独立步兵旅?”

    王忠:“可以,让巴甫洛夫去忙活。把我们正规军向前输送的时候,顺便完成这个旅的编制,最后再送过来。”

    瓦西里同情的嘟囔道:“可怜的巴甫洛夫。”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