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申屠嘉:不要让太子失望!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173章 申屠嘉:不要让太子失望! (第1/3页)

    对于周亚夫这位名将,刘荣的情感非常复杂。

    从上帝视角,透过‘天眼’看历史上的周亚夫,刘荣其实颇有些看不上这位功勋卓著,同时却又极其缺乏政治智慧的武人。

    尤其周亚夫,还是刘荣认知中的‘逆臣’——绛武侯周勃的儿子,就更让刘荣喜欢不起来了。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刘荣以上帝视角、以纯粹后世人的立场,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周亚夫这个纯粹历史人物的前提之上。

    若是考虑到自己穿越后的身份,在原有历史事件线上,与周亚夫之间的羁绊……

    “为了坚持让老爷子立嫡立长,明明和‘我’没有丝毫干联,却为了‘我’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在心中,如是为周亚夫——为历史上的周亚夫发出一声悲叹,刘荣望向周亚夫的目光,也是莫名柔和了下来。

    “条侯,是一定要做丞相的。”

    “——从太尉一职离任后,条侯,必须做我汉家的丞相。”

    “若不如此,天下人便要说:我刘氏天子刻薄寡恩——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便要说: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第一大功臣,却无法在朝堂之上拥有一席之地。”

    直言不讳的表达出自己对周亚夫获任为丞相——这一职务调动的理解和看法,刘荣不完再稍一翘嘴角,对周亚夫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容。

    “知道条侯喜欢行伍间,武人们直来直往的氛围;”

    “也很难习惯丞相府,以及朝堂之上的‘蝇营狗苟’。”

    “——又担心丞相脾性刚烈,做出什么不妥当的事,和父皇起了冲突。”

    “不知花费了多少力气,求了多少能求上门的人;”

    “历尽千辛万苦,总算是把条侯,扒拉到了孤的太子宫中。”

    “前几日,还和父皇聊起条侯,又寻摸着让父皇重启左、右丞相之制,好让条侯多个帮手,免得丞相府乱成一锅粥……”

    这件事,窦婴显然是有所耳闻;

    故而,在刘荣如是道出一番话之后,窦婴面上不见丝毫讶异,只似笑非笑的顺着刘荣的目光,望向周亚夫那略带些呆愣的面庞。

    至于申屠嘉,虽然没有提前收到消息,却也明显从此事上,嗅到了刘荣的手尾。

    只意味深长的看了刘荣一眼,便也含笑昂起头,朝着周亚夫看去。

    被刘荣,以及窦婴、申屠嘉三人齐齐注视间,周亚夫心头思绪百转。

    终,还是满脸复杂的拱起手,无言对刘荣一礼,便算是对刘荣表达了谢意。

    ——对于自己的未来,周亚夫感到非常郁闷。

    因为从天子启不惜拜自己为相,也非得让自己从太尉的位置下来,并第一时间收回自己手中的兵符——等等一系列举措,周亚夫便不难推断出:自己的一只脚,已经踩在了‘功高震主’的边缘。

    再进一步,甚至只是再进半步,天子启恐怕就会开始考虑要不要动用非常手段,来铲除这么一個功勋卓著,以至于已经对中央、对皇权产生威胁的大功臣。

    便说眼下,也就是天子启身子骨还勉强能撑着——至少能撑到太子刘荣加冠成人;

    若不然,天子启只怕会立刻开始着手,为将来的‘少弱之君’铲除威胁了。

    而这一切,和周亚夫曾经,对自己未来的畅想,不能说是毫无关系,也起码是南辕北辙。

    ——周亚夫的毕生理想,都是以第一责任人、最高指挥者的身份,指挥那场必将爆发的汉匈决战!

    是提兵北上,马踏草原,成为那场汉匈决战的第一功臣!

    在曾经的周亚夫看来,吴楚之乱顶多,也只是周亚夫证明自己,好在将来,能众望所归的指挥那场决战的舞台。

    最终,吴楚七国之乱的平定,却成了周亚夫军旅生涯的绝唱?

    这让周亚夫如何能接受?

    连‘不得不从军队淡退’都接受不能,更别提让周亚夫——让这么一个纯粹的有些过分的武人,从此成为治国安民的相宰了……

    “其实,臣在回长安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

    “——这太尉,臣固然是做不下去的;”

    “但丞相,也绝非臣能施展才能的位置。”

    “与其站着丞相之位,误了宗庙、社稷,还不如择机挂印请辞。”

    漫长的沉默之后,周亚夫也终于主动开了口,开始抱怨起自己的遭遇。

    直白道出自己的打算,便自然地抬起头,望向被刘荣搀扶着向前走去的前丞相:故安侯申屠嘉。

    “一如此番,故安侯功成身退,以为太子太师;”

    “恐怕过不了多久,我也会效仿故安侯,向陛下请辞丞相之职,专心做太子太保。”

    “——我的后半生,恐怕很难再以将军的身份上战场,更不可能达成马革裹尸的愿望了。”

    “若是能教太子一些东西,又或是为太子培养几名可用之才,也算是没有虚度此生……”

    这番话,周亚夫可谓是说的怨气十足。

    虽然没有哪怕半个字,在抱怨天子启‘肚量狭隘’,不能容忍,又或是苛待功臣,但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意,却无不在对天子启表达着不满。

    就好似在周亚夫看来,平定吴楚之乱的功劳,就算无法为自己赢得‘常设太尉’的职务,也至少应该让自己在天子启面前,具备‘想不做丞相,就可以不做丞相’的特权。

    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尽管知道刘荣方才说的没错、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周亚夫也还是不由自主的将这份怨念,归到了天子启的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