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主、主爵都尉?

    第377章 主、主爵都尉? (第2/3页)

   刘舍只能说:但凡换个人,无论是谁,说出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本君侯都会赐下一个脑瓜崩,把那个活在梦里的蠢货敲醒;

    但这句话是陛下说的,那臣就只能顿首顿首,昧死百拜,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而已……

    这,便是‘先例’的重要性。

    ——当你第一次干某件事的时候,就漂亮的把事儿办妥,那从今往后,再也不会有人怀疑你在面对类似的事儿时,会办的不够漂亮。

    人的名,树的影,正是这个道理……

    “既然陛下成竹在胸,那臣,唯顿首顿首……”

    毫不掩饰崇拜的对刘荣拱手一礼,又开口客套一声,刘舍话头一转,将话题再度引回了具体的操作模式、措施之上。

    而在盐铁官营这一整个大命题当中,困难最大的一点,无疑便是具体实施部门……

    “然有一言,臣斗胆,冒死直谏。”

    不出刘荣意外的一声‘然’,便见刘舍深吸一口气,于座位上端坐好,旋即道出了自己的忧虑。

    “当年,陛下官营粮米,少府之所以能轻易完成此举,是因为官营粮米一事,少府唯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买入、仓储、卖出这三项。”

    “其中,买入、卖出这两项,其实都可以忽略不计——卖粮,百姓民可以拉来长安卖,卖粮,也照样可以到东、西两市的内帑官粮铺去买。”

    “在买、卖这两部分,少府其实并不需要出多少力气。”

    ···

    “唯独剩下的仓储,也因陛下于长安南郊兴建太仓,而变得不再困难。”

    “——买入的粮食,少府只需要派人运送数十里,便能从长安送去太仓入库;”

    “卖出时,太仓的粮食又以十日为限,定期、定量输送粮食入长安,以供少府内帑售卖。”

    “买、卖不费力气,仓储也不过是顺带——就算没有官营粮米,太仓也本来就是要储存少府内帑的存粮的。”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少府官营粮米,才会如此轻松,如此不费吹灰之力。”

    “然盐铁……”

    还是老规矩:话不说满,点到即止。

    一声欲言又止的‘然盐铁’,刘荣也是当即心下了然。

    沉吟措辞片刻,方开口应答道:“丞相所言,不无道理。”

    “——买、卖无需费心,仓储无需费力,饶是如此,少府也不过只是将官营粮米的范围,拓展到了整个关中。”

    “北方边墙、关东郡国,还有汉中、巴蜀等,均不在少府官营粮米之列。”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在关中官营粮米,少府完全可以只定几个粮仓、百十售粮点,便可轻易完成。”

    “可若是要在整个天下,都施行官营粮米之政,那无论是粮米转运、仓储,还是购入、售出,都将会让少府花费成百上千倍的功夫和精力。”

    “而这件事,是如今的少府无法完成的。”

    刘荣此言一出,刘舍当即点头,君臣二人迅速就这一点达成一致。

    还是那句话:少府是很庞大,但少府肩上的担子,也同样沉重的吓人。

    就好比后世的那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一样——能力强大到怪物级别的少府,责任也同样沉重到令人咂舌的地步。

    若是让少府官营盐铁——甚至哪怕是将官营粮米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汉室版图,就能将少府至少九成的人力、精力给掏空。

    届时,少府哪怕因人力严重不足、政务过渡繁重而停摆,刘荣也丝毫不会觉得奇怪。

    那既然少府无力承担,能否考虑一下其他的部门?

    答案是:不可能。

    首先,官营这个概念,作为‘垄断’二字的史前版本,是必须以国家机器作为主题去推进的。

    而国企垄断,又涉及到中央财政,乃至于中央集权;

    这件事,刘荣不可能交到外朝手中。

    无论是粮米还是盐铁,但凡是和‘官营’二字搭上边,就必须是由少府全权负责!

    除具体实施的少府,以及掌控全局的天子外,绝不容第三方势力干涉!

    其次,就算摒弃私心,真搞一次汉家朝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