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魔改

    第378章 魔改 (第3/3页)

是坐上皇位的瞬间就大权在握,但实际上,早在还是监国太子,甚至是单纯的储君太子时,先帝就已经在‘争取’了。

    二十多年的太子生涯,与其说先帝最宝贵的收获是帝王之术,倒不如说,是在还没有真正坐上皇位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大环境对帝王的测试。

    而当今刘荣,却是自有汉以来,极为特殊的一位。

    ——和先帝一样,非嫡出,却也是庶长;

    和先帝一样做过监国太子,却几乎是获封为储君的同时,就肩负了监国之责。

    在和太宗皇帝差不多的年纪:及冠前后即位,虽没有‘主少国疑’之嫌,却也不必先帝即位于而立之年。

    论能力,刘荣显然合格,甚至不止是合格;

    但论‘资历’,或者说是施政经验,刘荣却相当欠缺。

    ——几个月的太子生涯,三年的监国太子生涯,外加时至今日的两年皇帝生涯。

    接触朝政总共不到六年,这样的经验,别说是放在一位皇帝身上——哪怕是放在一名官员身上,也必然会让人心里犯嘀咕。

    于是,自然而然的,某些本该属于刘荣的权利,便以各种渠道、方式,而流向了不该流向的地方。

    比如东宫两位太后,至今都还掌控者汉家仅有的两块玉制兵符其中一块;

    比如朝中大事,就算刘荣有意无意的不去奏请东宫,下面的官员也还是会代劳,去向两位太后——尤其是窦老太后请示。

    再比如,就是相府、少府这样的部门。

    ——或许刘舍不会悖逆刘荣;

    ——或许石奋不敢悖逆刘荣。

    但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底下的官员,真的很难不生出‘陛下才多大年纪?’‘这年纪的娃儿能懂什么?’之类的想法。

    而这样的想法,就会在所有人不知不觉间,影响他们的行为。

    好比少府下辖的东西织室,本该对天子之令不打折扣的施行;

    但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当刘荣对东西织室下达命令时,本该立刻应下的负责人,却很可能会迟疑。

    迟疑过后,或许会不情不愿的顺从,但更大的可能性,是随便扯个借口,把刘荣给搪塞过去。

    这样的状况,是无法避免的。

    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不断地证明自己,来让所有人都认识到:陛下,没那么好糊弄。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封建王朝才会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

    ——相比起向那些本就不咋忠诚于自己,且对自己有刻板印象的小人物,证明自己的手腕、能力,显然还是直接安插自己人,要简单省事儿的多。

    刘舍曾经想过,刘荣大概会在二十五岁前后的年纪,试探性的开始往朝中安插心腹;

    至于刘荣真正意义上大权在握,百无禁忌,再无掣肘,则很可能要熬到窦老太后驾崩。

    而现在,一个主爵都尉,却无疑是将刘舍先前的论断尽数推翻。

    ——刘荣,已经开始行动了!

    行动的第一步,就是把曾经,由太宗孝文皇帝临时设立,负责主持‘输粟捐爵’之事的主爵都尉,魔改成一个小一号的少府内帑。

    从‘主爵都尉’这个职务名称,以及该职务的由来、原本的职责,刘舍甚至能想到:日后成为九卿的主爵都尉,大概率不会摒弃原来的职权。

    即:时至今日都没有正式叫停的输粟捐爵一事当中,有关授爵的相关工作;

    而作为一个九卿——尤其还是以‘主爵’作为官职名称的九卿,主爵都尉在授爵方面的权限,也不可能只局限于输粟捐爵这一块儿。

    或许军功筹爵,爵位传袭,乃至于功侯敕封、外戚恩封,都将被纳入主爵都尉的职权范围。

    到了那时,手握粮食、盐、铁三项大宗垄断生意,与少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汉天子光明正大的在背后撑腰,且掌握着‘爵位’这一重要职权的主爵都尉……

    “或许二十年后……”

    “——不,是十年;”

    “或许十年后,我汉家的九卿之首,便不再是内史了。”

    “而会是曾经鲜为人知,却被当今魔改出来的:主爵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