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以徐制扬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207章 以徐制扬 (第1/3页)

    果然,审配说完之后,袁绍竟然毫不生气,反而主动安抚道:“正南之言,也有道理,且稍安勿躁。”

    随后,他扭头又对辛评说道:“仲治忠于谋国,无瑕谋身,此非忘恩负义,实乃是大义也。只是刘玄德忠义仁德,谦恭宽厚,此非我州之敌也,若是贸然兴兵,恐为天下人所疑也。”

    袁绍这话一出,算是为这件事盖棺定论了。

    刘备是个好人,我们不能打他。

    随后袁绍又立刻肯定了辛评的忠义,明确辛评提出这个想法,并非是出于私心,更不是忘恩负义,而是为了州郡,为了他这个主君,从而不顾自身的名誉。

    得到袁绍的肯定之后,辛评拜服于地:“明公气度恢弘,雅量高致,非评所能及也。”

    “明公高见。”

    评议堂上众人尽皆俯首,拜服于地。

    “诸位快快请起。”

    此刻,袁绍心里对辛评还是非常满意的,对方能把对自己的忠,放到对朋友的义之上,这如何能让袁绍不感动?

    很多人以为袁绍在河北时就已经有改朝换代的气象了,可实际上这个认知是极其错误的。

    袁绍面临的问题不比曹操少,甚至犹有过之。

    曹操至少还有基本盘曹家和夏侯家,这两家是出了死力支持曹操的,可袁绍却没这样的基本盘,袁家的死忠不是在汝南郡,就是被袁术给送掉了,他手下还真没多少。

    从袁绍的视角来看,别说河北派了,哪怕就是依附于他的河南派都旗帜鲜明的反对他改朝换代。

    官渡之战前夕,也就是袁绍覆灭公孙瓒的当年。

    袁绍曾经做过两次试探性的举动,第一次就是怠慢进贡,以曹操挟持汉献帝为理由,拒绝继续进贡朝廷。

    这一次试探,得到了群臣的支持,毕竟袁、曹开战在即,再继续进贡,无异于是在资敌。

    可袁绍却是误判了形势,以为众人是彻底放弃了对汉室的尊崇和支持,于是带着窃喜和忐忑的心情,紧锣密鼓的安排了第二次试探。

    第二次就是指使大将军府主簿耿苞密白曰:“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

    意思是老刘家天数已尽了,袁氏乃是虞舜之后,黄德代替赤德,是顺应天意取代刘家天下。

    为了看看大家对于自己称帝的反应,袁绍向军府僚属公开了耿苞的这些言论。

    想法是美好的,可现实是骨感的。

    河北雄主袁绍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虚弱和无力。

    因为袁绍的试探所招来的结果就是:议者咸以苞为妖妄,宜诛。绍乃杀苞以自解。

    不但所有的僚属们都认为耿苞妖言惑众,混淆视听,应当杀头,就连州郡官吏也一并激烈反对。

    河南河北士人竟摒弃前嫌,异口同声,声势之大,让袁绍都为之震惊,不得不乃杀苞以自解。

    这一次事情属于典型的事小后果大,袁绍自此开始同河北人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大了。

    之前为了当皇帝,你们蹬鼻子上脸,对着我喷唾沫我都忍了。

    可结果你们原来是根本不想让我当皇帝,那我不就白忍了吗?

    因此整個东汉末年军阀家里的忠汉问题,其实都很大,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们远远没有习惯军阀即土皇帝这个概念。

    相当多的人都只觉得军阀是自己的上官,本质上大家还都是大汉麾下的臣子,做的是拨乱反正的大业。

    大汉虽然是二元君主制,但和西方的封建制度有一个根本区别,那就是天子是所有人的君主,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

    对于当时绝大部分士人来说,地方军阀的确是我们的主君,但汉家天子更是我们的天子。

    上一个篡汉的王莽,下场可是相当惨的。

    天下十三州,刘姓州牧就有四个,谁知道这里面会不会有第二个光武帝,所以士族们对改朝换代始终保持着非常保守的态度。

    这个问题在袁绍、曹操,刘焉、刘表处尤其明显,因为他们在立业的时候,得到了许多士族家族的投资。

    刘备和孙策就截然不同了,内部相对纯度更高,刘备是从来没有大士族对他进行过大力投资,而孙策干脆就把江东的大士族杀了个遍。

    虽然眼下这些事情还没发生,可对于河北士人保守的态度,袁绍还是很有些察觉的。

    也因此,对于辛评“忘我”的忠诚,袁绍可是相当看重的,不吝重奖。

    被袁绍一顿夸奖之后,辛评再次禀报道:“明公,还有一事,需得上报。”

    袁绍神态轻松,言辞大度道:“哦,仲治还有何事?可尽言之。”

    “乃是左将军之近况。”

    左将军即是袁术,而袁术对于袁绍来说,不是情同手足,那也是不共戴天了。

    辛评嘴里冒出来的左将军三个字,让袁绍轻松自如的神情顿时不翼而飞。

    这个同父异母的亲弟弟,简直就是袁绍最痛恨的人,没有之一。

    理论上来说,袁家第一号继承人是袁基,他袁绍就该是第二号继承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