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董昭归徐
第221章 董昭归徐 (第2/3页)
末三大道德底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脚踩贾诩,力压程昱。
毫不夸张的说,大汉之死,负责人很多,前有汉灵帝,后有何进,暗中还有袁家。
可真正给大汉脖子上来一刀的,还得是董昭。
荀彧也算是因他这一刀,也间接死在董昭手里的。
都说荀攸、郭嘉、程昱、贾诩善于揣度人心。
可最得曹阿瞒意的,还是这位魏武帝的董(耿)弇。
正是董昭赤裸裸的“宜修古建封五等”,拉开了魏公大戏,也彻底告诉大家与官爵比起来,脸皮是啥东西?
“外臣董昭,奉我主之命,在此迎候公子。”
董昭态度十分殷勤,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只是那双小眼睛里始终波澜不惊,并没有多大的情感起伏。
“可是昔日河北静候贾琮的瘿陶县长董昭董公仁?”
董昭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就任瘿陶县长,当时整个大汉朝贪腐横行,吏治腐败,而瘿陶县所在的河北冀州,更是重灾区,冀州郡县苟捐重敛,以至于民不聊生。
整个黄巾之乱中,就数青州、豫州和冀州最为厉害。
黄巾之乱扑灭之后,整个冀州处于群魔乱舞,贪官污吏们恨不能将前几年的损失全都给补回来。
在这种情况下,汉灵帝任命了当时有名的清廉能臣贾琮担任冀州刺史,整顿冀州官场。
贾琮的名气大到什么程度?
举个一个简单的例子,冀州总共有九郡九十九县邑,理论上有九十九个县令、县长。
等到听说贾琮来了之后,诺大的冀州,近百个县令、县长,跑了九十七个,只剩下瘿陶县长董昭和观津县长黄就。
这个观津县长黄就也是个熟人,他是豫州梁国睢阳人。
现任豫州刺史郭贡的别驾,此时正留在睢阳,接应刘备,为大军输送粮草军械。
由此可见,青年时期的董昭还是一个清廉治政的能臣。
可在袁绍麾下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一个大好青年俊彦,竟硬生生被逼成了一个腹黑政客。
袁绍当真是配不上这些人才。
因此,刘封对他老子的汉实亡于桓灵二帝是严重反对的。
汉末人才之所以能有井喷的现象,这和汉桓帝是密不可分的。
正是汉桓帝慧眼识珠,提拔了大量的能臣,廉臣,让贤能当道,才会使得灵帝时期涌现出如此之多的人才。
但凡灵帝是个守成之君,大汉的气数最少也能再续个五十年。
可惜灵帝是个破产版的嘉靖,比嘉靖蠢许多,却还比嘉靖更自私。
“不意公子竟对外臣的经历如此清楚。”
董昭一双小眼睛里闪烁着惊讶,在这个年代,不是细心缜密的调查,是绝对没有可能对董昭在河北的经历如此了解的。
看来这个刘封还真是看上自己了。
董昭的视线在刘封身后的董访身上掠过。
自己的弟弟看见自己后,明显有些激动,但碍于场合,不敢上前叙旧。
董昭冲着弟弟微微颔首,随后邀请刘封道:“公子,昭已在城中备下酒宴,为公子接风洗尘。”
刘封从善如流,两支队伍合流在一起,径自开进了怀县城中。
董昭的宴会并不算豪华,但也确实是尽了心力了。能够看的出董昭用了许多心思,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做到了最好。
对此,刘封很是感激。
随后,刘封也介绍了自己这边的人手。
不知不觉间,自己身边竟然满是汉贼了。
贾逵乃是曹魏铁杆,虽虐我百遍而终不悔的死忠。
董昭是帮曹操打开魏国公大门的最大推手。
潘璋、周泰都是大魏吴王的心腹爱将,夷陵一战,功盖大魏。
刘封忍不住思考起来,自己一个汉室宗亲,铁杆汉粉,怎么身边全是反贼了。
哦,幸好我爹是忠臣。
酒宴之上,分派席位。
座次上,董昭请刘封坐了首位,本来自己想坐到下面去,却被刘封挽留在身边,坐了主客席位。
这样一来,也方便两人交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话题渐渐深入。
刘封突然开口询问道:“公仁兄非百里之才,当志在天下,缘何甘心居于张太守麾下?在下并非是非议张太守,只是他实乃是守户之心,并无远谋,眼中只有河内一郡之地,恐迟早会为人所平啊。”
董昭有些惊讶,刘封这番话可算得上是交浅言深了,对方就不怕自己透露给张杨吗?
刘封像是看穿了董昭心里所想,笑道:“公仁兄,我可是听说你在张太守麾下,为曹兖州做了不少事情啊。”
董昭小眼睛微微一缩,刘封再次给了他不小的震惊。
而且有了先前的铺垫,虽然刘封没有明说他为曹操做了什么事情,可只是点出了这一点,就由不得董昭不信了。
“曹公,乃英雄也,昭心生仰慕,做点举手之劳的事情,何须表功。”
董昭轻描淡写的想把话带过去。
刘封却听了直想笑。
你吃里扒外,用张杨的力量帮曹操谋利,还要表功?
你倒是表一个给我看看。
“公仁兄,家父刘玄德,亦是英雄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