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刘繇两难(加更,加更!)

    第302章 刘繇两难(加更,加更!) (第2/3页)

在是没有理由在袁术已经被擒的情况下,和刘备作对。

    不过饶是如此,在经过山路段的时候,他还是放缓了速度,做了必要的侦测,以防范孙贲真的发了疯。

    他这次带来的可都是精锐手下,潘璋,徐盛、贾逵三部都是他一手一脚拉扯起来的,装备也是徐州军之最,死一个他都要心疼,更别说在山地吃个埋伏了。

    那种死伤甚至要比正面大战都要高的多。

    所幸沿途果然无事,孙贲既没有发疯,孙香也没有背叛。

    刘封一路平平安安的在七日之后,抵达了厉阳城下。

    而厉阳城中的孙贲、孙香已经联袂出城十里相迎,还为刘封军备下了粮草辎重,予以补充。

    厉阳是对抗刘繇牛渚的第一线,竣备物资都相当充足,是整个江北重镇里仅次于寿春的,就连合肥都没法比。

    毕竟合肥此时身处在安全的江北腹地,也没有什么敌人能威胁到它。

    唯有厉阳,此时都在和刘繇军对战呢。

    刘封果然如孙香所说的那样,虽然年轻,却毫无气盛之感,反而给了孙贲一种精明果决之感。

    见到孙贲之后,刘封当即下马,拦住了想要跪拜相迎的对方。

    “伯阳兄,今日既降,那你我就是同袍,既是同袍,安能以此折辱兄弟?”

    刘封拉着孙贲的手,谈笑风生:“文阳兄难道不曾告诉贤兄,我骠骑大将军治下,唯才德是举,从不看重出身亲缘。”

    曹操喊的是唯才是举。

    刘备可不能这么喊。

    曹操之所以那么喊,是破罐子破摔了,已经得不到兖州士人的全力支持了,索性摆烂,连阿猫阿狗,只要有能力的就都要了。

    唯才是举这个词在后世是得到美化过的。

    可在东汉末年,这个词本质和任人唯亲是没区别的。

    你用人都不讲究德行了,连没有德行的小人你都用,某种程度上可是比任人唯亲还要过分的。

    但曹操也是没有办法,他当时迫切的需要政治力量的支持,来对抗传统士人。

    自己又是阉宦出身,可不就得唯才是举吗?

    刘备现在可不一样,刘备可是穿鞋的,怎么能和光脚汉一般见识。

    因此,刘备父子打出的口号是唯才德是举,任人不唯亲,唯才、唯德。加上徐州,豫州的士人大多支持刘备,刘备如今的口碑可是相当不错的。

    孙贲颇为老实的坦白道:“贲有眼无珠,为虎作伥,曾侵扰过大将军治下的广陵郡,至今仍愧疚于心。此番降服,乃是弃暗投明,愿受征南惩处,以敬后效。”

    刘封却是哈哈大笑:“伯阳说的哪里的笑话。昔日两军交战,各为其主。袁术虽危害一方,却也怪不得伯阳。”

    刘封一手拉着孙贲,一手拉着孙香,三人一排,并列走入厉阳城中。

    厉阳城并不靠江,不过倒是引长江水为护城河。

    在靠近长江的地方立有水寨,水寨之中尚有一千水军,只是这些水军只有小船,却无大船。别说是楼船了,就是艨艟都没有几艘,因此根本斗不过对岸刘繇的水军。

    刘封这边入城,同时也派了人接管了水寨,还传信对岸牛渚,知会刘繇一声。

    刘封这次的目的可是扫平江东,拿下厉阳不过是开胃小菜而已,就连冷盘都算不上。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过江了,自然需要提前招呼刘繇,也好为后面的事情做准备。

    进了城之后,刘封问起了董袭等人的情况,得到孙贲的回答后,他忍不住讶异道:“元代他们竟然还没到?”

    “确实未到。”

    孙贲回答道:“不过征南速度远胜一般行军,董校尉他们虽然有水路便捷的优势,但路程上却要绕上一个大弯,稍有耽搁,就落在后面也不足为奇。”

    孙贲的解释确实合情合理。

    刘封此来速度相当之快,其实是震惊了孙贲的。

    也让他暗暗后怕。

    一个军队的行军速度,其实是非常能代表战斗力了。

    毕竟你行军速度快,首先就必须要有高组织度,否则快速行军下必然会导致大量的人员掉队,走散。

    其次,还得有极强的体力素质,长途快速行军可是相当累人的。

    最后,还得有很高的服从性和战斗意志。

    有了这三点,打仗还难吗?

    不用说很远的案例,只说曹军官渡南下时,虎豹骑一日夜急行军三百里,直接把刘备军打崩溃在长坂坡。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在这个时代,不是精锐军队,根本做不到长途奔袭。

    当晚,孙贲设宴款待刘封,刘封自然欣然从命,不过身后始终跟着滴酒不沾的虎痴。

    同时,各部虽然接受犒劳,但内部始终外松内紧。

    刘封想把事情做的漂亮些,好收孙贲、孙香之心,所以没有一进城就接收厉阳城防。

    虽然孙贲已经把厉阳城防给交了出来,还自动缴械了武器,可都被刘封给还了回去。

    但该做的防备还是要有的,否则那就成了无谋之勇了。

    当晚夜罢,孙贲对着孙香感慨道:“文阳,今日始知汝所言不虚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