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七七级中文系

    第16章 七七级中文系 (第2/3页)

  此时正有一波校园诗人正在进行诗朗诵,声音乘着傍晚的凉风飘来,饱满有力,充满了热情。

    林朝阳一耳朵便听出了那是郭陆生所写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燕京》,作为朦胧诗早期的代表性诗人,郭陆生虽没有赵振凯、顾成等人那般在八十年代成为大学校园里呼风唤雨的偶像,但其影响力却丝毫不弱。

    后世歌手汪峰曾出过一首叫做《光明》的歌曲,歌词便是出自郭陆生的代表作之一《相信未来》。

    在上山下乡的那个年代,他的诗歌激励了一代人,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特殊的文化符号,在知青群体当中做到了口耳相传,脍炙人口。

    诗很熟悉,更让林朝阳熟悉的是声音的主人。

    “郭陆生的诗都听腻歪了,你换一首诗行不行?”

    章耀中被女同学奚落,有些下不来台,“那你来一首新鲜的!”

    他的话有几分赌气,可对方却当真了。

    当林朝阳走到钟亭台阶下时,只见一个扎着两支羊角辫,高挑身材,眉清目秀的女生站在亭中石凳上,昂首挺胸。

    “乌云是起飞又落下的时辰

    鸟儿四散

    蓝色的斜线

    抽打着幽暗的树林,

    仿佛在抽打一千支手杖,

    抽打一千颗老人的心。

    ---心呵,何处是家

    何处是你的屋顶

    ……”

    女生朗诵的声音比章耀中还要饱满热忱,眼中流露着虔诚的光芒,直到朗诵结束,钟亭内的七八个同学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剑英,这是谁的诗?写的可真好。”众人开口询问。

    女生脸上带着几分得意,“赵振凯的《我走向雨雾中》。”

    众人惊讶出声,郭陆生是朦胧诗早期的代表人物,赵振凯则是这两年声名鹊起的后起之秀。

    不过在《今天》创刊之前、在《回答》79年发表在《诗刊》上之前,赵振凯的大名只是在一小部分诗歌爱好者中传播而已。

    毕竟这两年,朦胧诗还没像几年之后那样席卷中国校园。

    查剑英所朗诵的这首诗,大家也没有听过,想来是刚写出不久,不知道查剑英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的。

    “林大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