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让人眼热
第177章 让人眼热 (第2/3页)
册。
1983年,《渴望生活》被翻译成中文引进到国内,成为当时无数文学青年的床头读物,打动了无数读者,也影响了许多人。
《渴望生活》这部作品本身的质量当然是出类拔萃的,但让这部作品能够受到全世界无数读者喜爱并且产生重要影响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梵高本人。
一位天赋卓越、才华横溢的画家,生前困顿无名,却在死后声誉日隆。
他的天纵才华、他的苦难经历、他的不被世俗所理解,才是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的根本原因。
如果是在后世,一个中国作家写这样一部以外国人为主角的,多多少少会有些水土不服。
但《渴望生活》引进之后在国内的广受欢迎,说明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真正重要的还是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恰好,《梵高之死》也是这样的作品。
而且在如今这个时候,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几乎成了社会的共识,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许多当代外国作家的作品被引进后在国内广受欢迎,但国内许多当代作家的作品却并不受读者们的待见。
这里面当然与嗡嗡嗡十年的文学人才断档和文学发展停滞有关,但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就是,许多人已经开始养成了崇洋的思维惯性。
这当然不是某个人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氛围在陡然之间的集体转向。
这种社会氛围和舆论的转向不能以某种单纯的角度去评论,但确实对于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梵高之死》的故事是以梵高这位西方伟大画家的生平为背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作品反而可能更容易受到现阶段许多读者的追捧。
接完了电话,林朝阳回到借书处,看见李拓正站在那里。
“你怎么来了?”林朝阳问。
“找你呗。”
“有事啊?”
“嗯。”李拓将林朝阳拉到一旁,说道:“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燕京文协?”
林朝阳惊奇的问道:“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想起让我加入你们协会了。”
年初全国优秀短篇奖授奖仪式后,章光年这个文协头头儿特意邀请林朝阳加入文协,但被他婉拒了。
年中《高山下的花环》举办研讨会时,章光年又旧事重提,甚至还给林朝阳画了块大饼,说只要他加入文协,就想办法让他成为《人民文学》编委。
但林朝阳依旧拒绝了章光年的提议,他拒绝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想浪费时间和精力。
文协要开会,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他要是真参加了,一次两次不去还好,次数多了,有些人一定会有意见。
文协不是世外桃源,相反它比很多单位的山头和是非都要多。
林朝阳又不求一官半职、不求结交贤达,何必去凑这个热闹呢?
而且进了文协还很容易为人情所累,不得不去参加一些座谈会、研讨会之类的活动。
他自己作品的研讨会他都不愿意参加,更何况是别人的呢?
如果是去游山玩水的笔会什么,他倒是不介意,至今还没有人对他发出这种邀请。
“这不是协会领导听说我跟你关系不错嘛,今年领导刚上任,想壮大一下我们协会的力量。”
嗡嗡嗡期间全国文协停止工作,各地文协也相继停止工作,直到78年才恢复。
燕京文协在今年才召开第一次大会,制定了协会章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