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金门建筑争夺战

    第18章 金门建筑争夺战 (第3/3页)

筑的股价波动。

    1月初,经纪公司那边传来消息,发现有人在收购金门建筑的股票,但动作不大。

    刘元昊判断置地的计划应该是收购到5%左右的股权,然后要求进入董事会,再谋求换股合并。

    但他目前只能等,此前陈伯试探了一下,反馈的结果不太好,金门建筑的董事会对于被收购并不热衷,表现的很冷淡。

    如果他提前宣布收购金门建筑,万一置地不下场,汇丰到时不愿意给刘元昊提供帮助的话,他的收购计划在董事会层面会受阻,他总不能强行收购之后把管理层都换掉。

    但置地一下场,他们的中环重建计划可比兴元地产的物业重建计划要庞大的多,而且两家公司还同属英资,金门建筑会怎么选不言自明,刘元昊即便请出汇丰帮忙,成功率也不一定高。

    刘元昊认为在置地刚提出申请进入金门建筑董事会时动手是最好的时机,那时金门建筑的董事会还没被置地的大蛋糕勾走,汇丰看到置地准备下场会更有兴趣给刘元昊提供帮助。

    如果置地在兴元投资提出现金收购后跟进提出换股收购,小股东肯定看不上置地的换股方案,会选择现金收购落袋为安。

    要是置地知难而退,不用打收购战,那就是最好的局面。

    1月15号上午,金门建筑传来消息,置地提出申请进入董事会。

    刘元昊收到消息后立即与沈弼进行了沟通,成功说服了沈弼,还通过他联系上了获多利公司。

    一番密谋后,当晚6点,获多利公司出面召开记者会,宣布代表兴元投资集团以3元港币每股的价格收购1740万股金门建筑股票,将持股比例增持至49%。

    消息一出,全场哗然,金门建筑当天下午的收盘价是每股2.4元港币,3元港币的价格相当于溢价25%。

    而按照金门建筑的总股份6000万股计算,如果兴元投资只需要1740万股就能达到49%的持股,那说明此时的兴元投资已经拥有金门建筑20%的股份。

    次日,香江的几家大报纷纷在头版头条报道此事,兴元投资去年10月刚收购了一家美资公司,现在又瞄准了一家英资公司,可谓是华商群体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也标志着华商整体正在崛起。

    置地大班亨利凯瑟克看到报纸上的这条消息,感觉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他收购金门建筑的布局才刚刚展开,就碰到一根搅屎棍,这个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兴元地产竟然是全现金收购,直接让他陷入两难的境地。

    不跟,置地之前的布局全打了水漂。跟,用哪种方式收购,收购价格开到多少,这些都是问题。

    亨利凯瑟克一时间难以抉择,打算先跟金门建筑的董事会接触一下。

    金门建筑董事局主席约翰逊此时正在被沈弼亲自公关,要求约翰逊掌控董事会,同意兴元投资的收购计划。

    他向约翰逊透露了刘元昊在黄金炒卖中的一部分操作,表示兴元投资有足够的实力帮助金门建筑发展的更好,而且他代表刘元昊承诺兴元投资不参与金门建筑的日常运营,只保留大股东的地位和权力。

    沈弼已经确定将在77年桑德士退休后继任汇丰大班,香江未来财神爷亲自公关的面子可不小,再加上兴元投资承诺不参与公司运营,约翰逊及董事会对兴元投资的收购不再抵触。

    刘元昊的全现金收购,就像往一潭死水的香江股市里扔进一颗炸弹,而且他开出的价格溢价了25%,金门建筑的股价应声而涨,一些亏怕了的小股民纷纷前往获多利公司登记,卖出手中的股票。

    仅仅两天后,获多利公司再登报纸广告,表示兴元投资持股份额已提高到了34%,催促有卖出意愿的股民速至获多利公司登记。

    亨利凯瑟克在得到金门建筑董事会并不反对这项收购的消息后,又等了两天观望了一下兴元投资的收购进度,明白大势已去,安排人将手上的5%股份全部抛出,获利出局。

    又过了三个交易日后,获多利公司代表兴元投资宣布已成功收购到49%金门建筑股份,收购结束。

    刘元昊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到手,哪怕短期内不能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对他来说也意义重大。

    全港最年轻的上市公司实控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不是一点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