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 2 章

    2 第 2 章 (第2/3页)

,皆是贫瘠之地。”

    “耕地面积少,导致高平郡的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年年都需从别郡购买粮食以满足高平郡百姓,因此在高平郡,做粮食生意稳赚不赔,但高平郡八成的粮食生意都由三大家族掌控,剩下的两成则被几家小家族分润,一般人无法染指。”

    说到三大家族,蒋晟阳停顿了下,继续道:“高平三大家族皆是传承百余年的豪族,在高平势力极大,方才在城门口迎接王爷的郡丞窦林鑫和都尉李振杰便是三大家族之人,自太祖建国后,三大家族一直把持着高平郡的军政大权,来此地任职的郡守大多熬过三年任期就会离开。”

    云煦泽听到这些并不意外,因前朝实行军功制,律法太过严苛,严重损害了世家的利益,所以建国短短几十年就被推翻。

    大康太祖得世家相助建国,建国后便是皇室和世家共治天下,地方家族掌控军政大权,但他们需要遵循朝廷的统治,听从朝廷的号令。

    但大康太祖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天下,自然不甘心什么便宜都让世家赚了,所以太祖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封皇室藩王,变相将世家的权利收回皇室。

    太祖想得很好,藩王确实把封地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他们和皇室并不是一条心。

    仅仅在太祖驾崩三年后,大康就发生了数起藩王叛乱的事件,虽然都被朝廷出兵镇压,但总是出兵也不是事,大康的国力支持不起朝廷总是打仗。

    大康第三任皇帝康正帝上位后便开始谋划削藩,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不断削弱藩王的实力。

    在建国之初,最大的藩王能拥有一州之地,一声令下能召集数十万兵马,但通过两任皇帝几十年的努力,如今最大的藩王治下不过两郡之地,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但与藩王实力被削弱相对的,就是世家实力愈发稳固,因为实力不足,藩王们就藩后不再想着掌控世家,反而开始和世家合作。

    于是又回到了一开始的情形,大康依旧是皇室和世家共治天下,而且这种合作模式愈发稳固,完全不是建国初期的动荡可比。

    云煦泽虽然是穿越者,他没有自大地觉得自己是天命之子,他不可能一来就打世家,也没有打世家的念头。

    其他藩王和封地上的世家能合作,没道理到他这里就不行。

    不过合作归合作,防人之心不可无。

    云煦泽扭头看向朱隆,问道:“朱隆,你观高平的郡兵如何?”

    朱隆道:“不堪一击。”

    蒋晟阳笑道:“高平郡兵不过是地方上训练不足一年的役兵,岂能和朱军侯麾下精锐相提并论。”

    说起役兵,就不得不提大康的征兵制度,大康采用征兵制和募兵制相结合的征兵制度。

    在大康,二十三岁到五十六岁的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时间为两年,一年在地方上充当郡兵,还有一年则是到边郡当戍卒,或者是去洛京当南军卫士。

    这种服兵役的制度就是征兵制,在征兵制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