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梅坞醉酒

    18 梅坞醉酒 (第2/3页)

斗篷,唤道:“公主,好歹披件衣裳,若是着凉该如何是好。”

    江柍哪里肯听,走了几步便小跑起来,只因她听到院中似有舞剑之声。

    果然,她掀开毡帘,便见沈子枭正在一丛斑竹前舞剑。

    他一袭水墨织印青松纹的长袍,半披发,未戴冠,只用一根玉簪随意束发,额上勒着墨绿纱罗抹额,随他舞剑的动作,绸绦飘逸于脑后,缎袖拂动如流云。

    他剑风一扫,数十棵茂竹便沙沙晃动起来,竹叶簌簌而落。

    一时间,竹与雪均在他周围狂舞纷飞,似是被他吸引,又似被他掌控,这个处于纷扬中心的人儿,却浑然不觉自己早已与美景融为一体,剑锋所指利落干脆,快意潇洒似畅雨狂坠。

    沈子枭的剑法是这样,却又不只是这样。

    江柍看出了他跅弛不羁之下的杀伐和果决,那是一种隐忍的傲气与坚韧,让她想起嶙峋怪石缝隙里不惧疾风的劲草。

    她紧抿了唇。

    见他收住动作,她才扬起笑,拍手叫好:“好剑法!”

    他闻声转脸看她,剑未收鞘,剑身银光映于他冰冷锐意的双眸。

    可很快便暖了下来:“你醒了?”

    他收回剑,问道。

    江柍朝他飞奔而去,扑进他怀里,猝不及防打了个哆嗦:“噫,你身上好凉。”

    沈子枭便把她从身上扒开:“穿得这样少,不怕冻着?”

    低头一看,脚上穿的是软缎拖鞋,脚后跟还裸着呢。

    江柍说:“我不冷。”

    她虽是南国人,却很是耐寒,仿佛天生应该嫁到这北地来似的。

    沈子枭冷冷扫了眼拿着斗篷不敢上前的星垂,说道:“你怎么当差的?主子胡闹,你也不知规劝么。”

    星垂闻言便跪了下来,颤巍巍道:“请殿下恕罪。”

    江柍忙说:“是我自己跑出来的,她追不上我。”

    沈子枭拧眉道:“你简直胡闹。”

    江柍便不耐烦了,甩袖转身:“好啦,我回去就是了。”

    沈子枭只觉她脾气实在糟糕,根本不愿再理她。

    却冷不丁想起夜间的梦,一时又升起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他把剑随手扔给郑众,跟在她身后进了殿内。

    她去寝间,又要上床睡,他便也好性儿地也上了床,搂着她睡。

    开始时她还不让他碰,他耐心也就那么一点儿,干脆把她箍在怀里,不怕她不老实。

    后来只觉迷迷糊糊要睡着了,骤然有宫中天使来传旨,他才起床整理一番,连早膳也未用便进了宫去。

    到上元宫时,崇徽帝正用早膳,见他来了,崇徽帝便让宫娥们都下去。

    沈子枭了然,上前亲自侍奉崇徽帝用膳。

    崇徽帝对他这个儿子,早年冷落厌恶,后来多疑猜忌,自知关系早已冰冻三尺,再暖也暖不回来了,便只好继续冷下去。

    彼此虽不热络,但到底还得念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崇徽帝清了清喉咙,说起宣他入宫的用意:“自入冬以来,便没有一件事顺心,先是赤北雪灾,峦骨接连犯我边境。后是这安阳盐运使许懋濡中饱私囊,贪了朝廷几千万两银子,我派谢筑去查,反倒搅了浑水。”

    许懋濡贪墨盐税之事,崇徽帝并未对外发作。

    户部有明账,崇徽帝手里另有私账,许懋濡自以为贪得滴水不漏,其实全被崇徽帝看在眼里。

    自古君王便没有不恨贪官污吏的。

    当初因要筹备沈子枭大婚,崇徽帝便暂且睁只眼闭只眼,直至大婚之后,他才派谢筑前往安阳,表面为体察民情,实则在暗中搜集许懋濡贪赃纳贿之事。

    谁知谢筑虽为人正直清廉,却缺些铁血手腕,在安阳数日,差事却无半点进展,这才上书请罪。

    眼看年关了,且峦骨屡次扰乱赤北边境,大有开战的风向,朝廷亟需用钱。

    崇徽帝的意思是,让沈子枭亲自走一趟。

    沈子枭给崇徽帝盛汤:“谢筑是绪风的长兄,儿臣带绪风同我一并前往吧。”

    崇徽帝便问:“年前能回来么。”

    沈子枭把热汤放于崇徽帝面前,说道:“儿臣忝居太子之位,理应为国效力,若连一个许懋濡都料理不了,岂非丢了父皇的颜面?”

    崇徽帝淡淡看他许久,才笑道:“眼看你愈发能干,朕只盼早些退位让贤。”

    沈子枭垂首说道:“但愿父皇此话并非试探儿臣,儿臣所有皆是父皇恩赐,从未有半分僭越之心。”

    此话让崇徽帝沉了眸。

    这话如此直白,已是僭越了。

    沈子枭接着又道:“若父皇没有旁的吩咐,儿臣便告退了。”

    不过如此也好,省得用言语打擂台,让人厌烦疲倦。

    崇徽帝扶额,挥挥手:“下去吧。”

    沈子枭行礼告退。

    而那时,江柍正无聊至极。

    便换了衣裙,裹着斗篷,去梅坞小坐。

    这梅坞在无极殿和扶銮殿之间的位置。

    穿过三层仪门,走过曲折游廊,行至一座拱形桥,三株红梅杂着白梅开于桥边,花瓣落于桥下水面,逐水飘零。

    江柍见这处的梅花开得这样好,不由更加期待起梅坞里的那些,赶忙过桥来至花园处。

    园门上挂了一个三字的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