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开平之乱——太子叛

    第一百三十章 开平之乱——太子叛 (第2/3页)

顾不得是刀是剑,是否趁手。

    这个八尺壮汉,像一头巨熊一样在城中飞奔,一双赤着的大脚踏在地上,咚咚作响,路边房顶的梁瓦,也随之抖动,烟尘四起,如同地震一般。

    “一定是衙府司军造反。”肖英心想,若非如此,有亲军在,哪需执红卫们上阵杀敌?这普天之下,无论哪个节度,也无论哪支军队,都绝不可能杀尽三万衙府司军,逼得太子和执红卫都提刀持剑,前往救驾。

    肖英在这武机局中足足关了十二天,直教他心急火燎如坐针毡。可他从未有一刻怪罪过梁王。

    自己幼时,家中穷困,备受欺凌,为讨一口饱饭,肖英十四岁便投了汴州梁军,随了梁王。不想自己命大,不但没死,反而屡立战功,大字不识一个居然一路做到了从四品南衙府司军副统领。

    回雍县老家省亲时,县令陪着老母亲出城三里迎接,还未及城,就披红戴彩,锣鼓喧天,这是何等的荣耀,若没有梁王,不要说衣锦还乡,只怕早已是饿殍一具。

    救主心切,肖英等十三人只奔得片刻,便赶到皇城附近。

    崇元门外角楼处的府军驻营,本是梁王设立的铁闸。此刻,却死寂一般。平日里雄壮的军士,这时都倒在地上,睡得七荤八素。

    肖英回头看了看十二名贴身军士手里的各色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什么都有,于是一指营房,喊道:“我先进宫,你们去营里取装备,速速便跟来,切不可耽搁一毫,天子能否得救,就看众弟兄来得有多快!”

    说罢,便向崇元门冲去。

    武机局到宫城的这五百步,是太子走过最远的距离。

    前方执红卫们踏过时激起的尘土还未来得及落下,便被风吹散在了夜里。

    回头望去,几乎已经能看到肖英追来的身影。

    此去意味着什么?是救赎还是毁灭,太子不知道。

    未来结局会如何?是希望还是绝望,李晋也不知道。

    太子没有说一句话,将要摆在他面前的,是所有谜团的谜底。

    李晋也没有说一句话,他已知道谜底,可又能如何?

    眼见前面的执红卫们涌入了宫门,一瞬间,杀声四起。

    太子和李晋都握紧了横刀,一个,是为了心之所爱,另一个,也是为了心之所爱,殊途同归的二人,只一闪念,便跟着踏入了宫门,向百步开外的寝宫奔去。

    寝殿前的二十一级青玉台阶上,横七竖八的布满了尸体,台阶下,已然血流成河。

    七八个还活着的执红卫,力战数十名玄医局女官,奋力向殿门拼杀。

    几个奄奄一息的内官,靠在青石阑上,痛苦哀嚎。

    台阶上,更多的是青色短衫的女子,只有一个白衣的身影,是这一抹血色中最闪耀的荧光。

    而殿门前,梁王天子已经化作一尊威风的肉身金刚,被手执长剑的公孙荧与七八名女子合围在正中,虽然脸上已有刀伤,双手也鲜血淋淋,但左劈右挡,毫无惧色,两手擎着的环首宝刀,赫然续写着当年在战场上的雄武英姿。

    显然,公孙荧低估了梁王的英武。

    汴州军统领,依旧可敌百人。

    公孙荧虽人手更多,但在梁王面前,已陆续倒下,此时很难说能占上风。

    太子见战斗胶着、胜负难分,并无任何犹豫,提起横刀,就要向台阶上冲去。

    李晋见小荧危险、死生未卜,瞬间心急如焚,也提刀向前,打算豁上性命。

    正在李晋和太子刚刚迈出一步时,二人的身后,轰然冲过一个巨大的身影,坦胸赤脚、披头散发,喉咙里发着隆隆的嚎叫,如发狂的野牛一般撞开二人,向台阶上冲去。

    李晋一看,正是赤手空拳的肖英。

    刚要上前拦时,却被肖英猛地一撞,飞开一丈多远,重重摔在地上。

    此刻,在肖英的身前,不要说是李晋,便是有五百罗汉、十万天兵,也得要统统闪开。

    肖英喉中嘶吼,大声怪叫:“陛下,南衙府司军副统领肖英,前来救驾。”

    三步并作两步都嫌太慢。

    梁王闻声横手一扫,架开公孙荧,将环首大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