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重新整理 第8章和尚

    没签重新整理 第8章和尚 (第3/3页)

    “不过这确实是一个机会。”

    中年男子突然想到一事,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知恭兄,你为何说了那么多敌人的优势,却又说这是一个机会?”

    中年男子看了一眼元龙,眼中富有深意。

    “元龙,你知道君子营么?”

    “君子营?”

    “君子营是世龙大帝征战中原时组建的谋士团队,吸纳了许许多多寒门士子。”

    “那又如何?”

    “元龙,你也算半个寒门,你应该知道寒门势力之大,寒门与豪门数百年来的争斗。”

    “知恭兄是说?”

    “眼下,天衍帝国虽然表面看上去风平浪静,实际上只是几个世家豪门撑场子罢了,瀚海帝国虽然起于微末,窃据北疆,但是收拢了天下寒门士子之心,即便后来天王季龙谋权篡位,名不正言不顺,天下寒门士子之心却一直在瀚海,而不是天衍。”

    中年男子长呼一口浊气,吐尽心中烦闷,然后继续说道。

    “瀚海帝国猛将如云,能征善战,若是没有一支精锐骑兵,如何攻城拔寨?难道要让我们的将士弃舟楫,步行和对方的骑兵作战?长江天堑挡住了北地铁骑,何尝不是挡住了我们自己?”

    “知恭兄,如你所言,人和,地利,皆不在我们这边,可是你为何又说这是一个机会。”

    “起初我也不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但是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若是瀚海帝国北伐失败,你想想,瀚海帝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北伐失败?”

    名叫元龙的男子脑子中一片混乱。

    因为他也像大多数人一样,自从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从来没有怀疑过瀚海帝国北伐会失败。

    “以一国之力攻打一部,还会失败?”

    “其实我也不相信,三十年前,鲜卑段氏只是偏居一隅之地的小部族,人口不过几万,兵马寥寥几千,这些年凭借与各部族联姻,壮大实力,也不过三十万人口,兵马不过四万,而且段王爷又是个不善于文治武功之辈,瀚海举一国之力北伐,确实可以一击即溃。”

    “知恭兄,那你为何会觉得瀚海帝国北伐会失败?”

    “元龙,我也是听说一事之后,才有了心中猜测。”

    “何事?”

    “年初刚过,龙虎山天师北上。”

    “龙虎山天师久居深山,不问世事,为何突然北上?”

    “我听说龙虎山天师要与天龙寺方丈来一场辩论。”

    “辩论?”

    “佛道辩论。”

    “知恭兄,此事和我们谈论之事有什么关系?”

    中年男子神色凝重,缓缓说道。

    “元龙,我猜佛道辩论与瀚海演武都是瀚海帝国所布之局,此局所图甚大,又岂是鲜卑段氏而已。”

    “所图甚大?”

    “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鲜卑段氏,然后继续北上,陆续击败鲜卑各部,彻底扫平北疆,解决瀚海帝国后顾之忧。”

    元龙胆大心细,听了中年男子说了这么多,终于明白中年男子为何会说瀚海帝国北伐是一个机会。

    只是元龙没想到。

    传闻以武立国以武治国的瀚海帝国天王季龙,居然有此作为。

    “北伐鲜卑各部?扫平北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北伐却有失败的可能,远征数千里,谁也无法保证一定成功,若是北伐失败,恐怕天王季龙就再也震慑不住二十旧部那些骄兵悍将,到那时,瀚海帝国内斗加剧,内乱迭起,我们确实有了收复疆土的机会。”

    “我也是刚刚想到这些,佛道辩论牵扯太多,可以想象,中原大地必然会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暴。”

    “辩论北伐,一文一武,双管齐下,看来天王季龙背后之人不一般啊。”

    “看似一战功成,实则危机重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知恭兄,既然你我都已经知道瀚海帝都有如此盛事,你我不如亲自去看一看,我总觉得此事背后牵扯极广,牵扯极深,而且,想做成此事实在太难,若有可能,我定要帮上一帮。”

    “元龙,你能看出这些,看来距离炼神境不远了。”

    元龙按刀而立,睥睨山河。

    “天王季龙跟随世龙大帝征战多年,身边谋士无数,他不可能不知道北伐的利害关系。”

    “如此说来,定是一个无双谋士在背后谋划。”

    “若是让我知道背后之人,我一定亲手宰了他,为天衍帝国除去此人。”

    “此人真可谓是大国手,若是真让瀚海帝国北伐成功,那么接下来要面对瀚海帝国百万雄师的人就是我们了。”

    “北伐鲜卑,南征天衍,一统天下,天王季龙想得倒是挺美,可惜只要有我一口气在,他休想踏进江南半步。”

    中年男子看着元龙意气风发的样子,开口说道。

    “看来你是势在必行啊。”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碌碌无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既然如此,我陪你一同去,看看这背后之人到底是谁,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提前准备接下来的行动了。”

    两人换了身份,快马加鞭,赶往瀚海帝都。

    大渎长江,上游巴蜀之地,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站在一叶扁舟之上,沿着大渎长江,顺流而下。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