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以工代赈

    第十章 以工代赈 (第3/3页)

是兴修水利,也要先查阅架阁库内的文档,走访各乡的实地情况,再制定水利设施的修建方案,然后才能正式开始干啊。”

    李唐冷声说道:“等你这一圈走完,灾民早就旱死了!架阁库内的卷宗不用看,都是些不实的东西,正好趁着这次灾民众多、人手充足的机会,将全县各地水利、田亩的情况走一遍,将架阁库内的卷宗重新编写,此时就由主簿来负责吧!”

    柳子铭闻言急忙领命。

    “本县有话说在前面,城外灾民每天都在增加,但是本县能给你们的人手就是这么多,所以诸位最好尽心办事,有了问题立即上报。如果谁那里因为自作主张,或者是隐瞒不报而出了乱子,本县绝不姑息,一定严惩不贷!”

    李唐的手段众人都是知道的,这番话进了众人的耳朵里,就好像是匕首一般,割得众人心跳加速,纷纷起身抱拳领命。

    次日一早,整个昌化县县衙便热闹了起来,马川、宋毅等众人已经连夜调配好了人手,一大清早便各带人手出发,按照李唐的部署前去办事。

    李唐则来到架阁库,户房司吏白水吉在一旁陪同,恭敬的说道:“不知太爷想看什么卷宗?”

    “本县的舆图,以及黄册、鱼鳞图册!”

    “这......”

    “哼!”

    李唐说道:“本县自然知道这些都是不实的东西,只是想看一看大致的情况而已,立即找出来。”

    “是。”

    很快,大摞的卷宗就被找了出来,李唐随手翻开了几页u,那些黄册和鱼鳞图册上面虽然记载非常详实,但是即便李唐这个“统计学”的门外汉都能看出端倪来。

    因为如果这些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数据都真实的话,那昌化县的土地和税赋就非常平均了,没有土地兼并、税赋集中的问题,百姓不可能如此顿困!

    再看舆图,李唐皱眉问道:“昌化县有这么多的荒地?”

    白水吉说道:“启禀太爷,因为咱们昌化县靠海,所以临近海边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开垦,因为那边的土地砂石较多,开垦和修建水利设施的投入都很大,所以大户不愿意投入,小民又没能力投入。”

    李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等忙完这段时间,你这个户房司吏带人去转一转,本县要知道昌化县荒地的大致数量!”

    白水吉闻言顿时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