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供货商和销售商

    第三十三章 供货商和销售商 (第2/3页)

    张义楚抱拳说道:“小人明日就动身前往万州。”

    七月初八,张义楚乘坐马车来到县衙,身旁还跟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此人正是崔云逸。

    二人递上名帖之后,很快就进入县衙,来到三堂上。

    “哈哈,张掌柜这么快就从万州回来了?该不会是飞回来的吧!”

    李唐身穿官服走进三堂,张义楚和崔云逸纷纷起身行礼。

    “说来也巧了,小人动身前打听了一番,得知崔掌柜经常从咱们昌化港乘船出货,所以便留了个心眼,并没有立即动身,而是派人在昌化港盯了几天,还真的等到了准备出海贩货的崔掌柜!”

    李唐命人上茶,笑着说道:“如此,那就是老天相助,注定本县与崔掌柜的这笔生意会成功!”

    崔云逸抱拳说道:“承蒙李知县厚爱,在来的路上,张掌柜已经将缘由向小人说了,小人对这笔生意也非常感兴趣,只是不知李知县的纺织工坊有多大的产量,什么时候可以开工?”

    李唐说道:“本县的纺织工坊目前准备置办一百台织布机,产量的话,一个月可以生产两万匹左右的棉布。棉纱的价格,崔掌柜给一个便宜的价格吧。”

    “两万匹一个月?”

    这下,张义楚和崔云逸都吃惊的瞪大了眼睛,要知道一百台织布机就能有这样的产量,即便是江南那边的豪商,也是做不到的!

    李唐自然不是在吹牛,明代《海盐县图经》曾有记载“纺者日可得纱四、五两,织者日成布一匹”,《嘉善县志》记载“东南乡妇女日织三匹者,然小而粗,不如松江远甚”,“妇女勤纺织,早做夜休,一月常得四十五匹”。

    李唐打造的飞梭织布机效率是普通织布机的四倍,如此算来,一百台飞梭织布机月产一万八千匹棉布,其实是一个底线,一个月两万匹棉布的产量是正常水平。

    此时李唐给了张义楚和崔云逸肯定的答复,二人顿时欣喜若狂,如此的话,这可是一笔大生意,而且收益会异常丰厚!

    于是崔云逸激动的说道:“启禀李知县,如今广东的棉纱零售是五两三钱一石,小人便给李知县一个低价,四两五钱,如何!”

    李唐自然不会一口价就答应,于是笑而不语,目光看向了张义楚。

    张义楚自然明白,说道:“崔掌柜,太爷的纺织工坊已经建成,很快就能投产了,每月所需的棉纱都是巨额,产出的棉布数量也是非常巨大的,这其中的收益有多大,你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以在下的想法,你还是将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