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授官

    第172章,授官 (第2/3页)

的底细。

    原来,此事根源在夏太祖身上,太祖时期,锦衣卫指责十分明确,‘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常员’。

    就是这一句‘恩荫寄禄无常员’,什么意思呢?暂寄于锦衣卫的人员没有上限,这就给后世的皇帝留下了相当大的操作空间。

    景隆、天化时期,公主、亲王、及其有官爵之子弟,每当需要荫庇授官时,朝中无可安放,皇帝就一股脑塞到锦衣卫去。

    到了如今,锦衣卫俨然成了一个养闲散人员之所在,随便从锦衣卫中拎出来一个,不是千户,就是百户,也就是指挥使、指挥佥事、镇抚,才稀罕一些。

    这些指挥使、指挥佥事、镇抚、千户、百户,也都是虚职,按照体制内的话来说,就是‘食禄不莅位’,只领俸禄,不参与锦衣卫的具体事情。甚至,这些虚职虽挂职于锦衣卫,但还是和军功入职的真正锦衣卫有着本质区别,不由锦衣卫管辖,真正管理者是御用监。

    所谓‘御用监’,负责专门管理武英殿的书籍、画册等等。

    言归正传,方临对这些也没什么了解,见董祖诰微微颔首,知道对方不会坑自己、这圣旨绝对有益无害,会意谢恩领旨。

    随后,董祖诰更是与方临把臂同行,说着:“我这状元,更有方兄一份功劳。”

    此种举措,不知引来多少瞩目,让许多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天上麒麟子,地下状元郎,好一个风光!”

    “方掌柜也做了官,听说是从五品哩!”

    “你问董状元、方镇抚为何关系这么好?两人是结义兄弟呐!”

    ……

    达官贵人看到这一幕,也是感受到这其中传递的信息,知道董祖诰、方临二人关系非是等闲可比,暗想着今后要改一改,拿出同等态度对待方临了。

    实在是,方临成了锦衣卫镇抚,虽是一个虚职,在京师远算不得什么,但在淮安府城还是挺唬人的。

    再者,某种程度上说,这么一个虚职,也能让人社会地位大大拔升,有了和他们平等相交的基础。

    还有就是,方临与董祖诰关系如此亲近,更有蒲知府种种人脉。

    是的,在这些达官贵人心里,董祖诰的重视程度,还要在蒲知府稍前。因为状元非是等闲进士可比,不出意外,将来必是朝中一部大员,甚至有不小的几率入阁,饶是他们都不愿意得罪董祖诰,许多事情也都要卖一个面子。

    ……

    董祖诰作为状元归来,衣锦还乡,何等风光自不必提,只说这晚,董祖诰将一应宴请推后,只与方临两人喝酒。

    “不瞒方兄,我这个状元,实是沾了方兄的光。”

    “哦?”

    “这事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方兄,可还记得,《三国演义》第二部扉页所题之字?正是那句‘《三国演义》第二部成书于洪泰十四年春闱前后,预祝义兄董讳祖诰金殿夺魁,预祝天下举人金榜题名’,让我入了陛下的眼,陛下成人之美,欲成一段千古佳话,这才点了我的状元。”

    董祖诰不容分说,一定与方临亲自斟酒,然后举杯相碰:“方兄,此恩情无以为报,都在酒中、心中。”

    方临碰杯,一饮而尽才道:“董兄,都是兄弟,何必说这些见外的话?再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也是董兄自身殿试文章写得好,不然,纵有我《三国演义》第二部扉页题字让陛下看到,也无济于事。”

    “哈哈,借用方兄的话,我们二人,乃是风云际会,互相成就。”

    两人对视大笑,再度碰杯。

    “对了,董兄,今日这圣旨,陛下授我锦衣卫镇抚,我到现在还在迷糊。”

    “要说此事么,是陛下召我问对,我说了与方兄之事,陛下龙颜大悦……而锦衣卫之职……”

    董祖诰诉说了授官缘由,以及这个官职底细:“不过,锦衣卫镇抚虽是虚职,却也有从五品,月俸十四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