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死胡同到死胡同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十章 死胡同到死胡同 (第1/3页)

    西湖出版社。

    当天下午,丁熹就兴高采烈的带着《明朝那些事儿》的合同回到了南浙省,屈兆华没有跟着他一块回来,而是先行前往京城准备离职手续,估计要过几天才会来西湖出版社述职。

    回到出版社的丁熹便也开始让手下加班加点准备《明朝那些事儿》这部小说的印刷和发行任务。

    因为此前出的问题,现如今的西湖出版社其实只有一个空架子。

    很多人员在知道出版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都选择了离职谋取出路.

    这个年代正是出版行业火热的时候,不少出版社林立,而且普遍都活的比较滋润,倒也不怕找不到工作,没多少人愿意陪着丁熹在这里死扛。

    当丁熹回到出版社的时候,出版社里却也早就有人等着他,脸上神色并不好看。

    “老丁。”

    丁熹扭过头去:“老庞。”

    这人叫庞长青,是丁熹的好友,之前正是两人掏钱把现如今的西湖出版社给维持了下来。

    但今天庞长青却看起来不太高兴,手里拿着《明朝那些事儿》的出版稿子,怒气冲冲,险些就要将其砸在丁熹的脸上。

    “现在这种时候了,你把希望寄托在一本历史书上?这种史料书有多难卖,竞争有多激烈你难道不知道吗?”庞长青怒道。

    在现如今的出版行业里面,历史类别的书籍其实倒是比较好卖的,《史记》啊,《资治通鉴》啊、《上下五千年》这种概略型的历史相关类,销量都还不错。

    拿联文出版社举例,他们一年历史类别的书籍差不多能卖出去上百万册,这类书籍的销量市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但竞争太激烈了。

    因为历史类别书籍没有版权限制,各家出版社基本上是想做都能做,调几个编辑过去,花上一个月半个月时间,就能把书做出来。

    大家都能做,拼的就是各家出版社的底蕴和名气了。

    你去买《史记》之类的书籍,有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还有一家叫泰山出版社的一起,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两者的。

    在庞长青看来,丁熹这简直是病急乱投医。

    西湖出版社跑去跟联文出版社这样的大出版社竞争这样的题材,那不是昏了头吗?

    体量上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所以哪怕在丁熹不断跟庞长青解释,他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