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歃血誓守城

    第13章 歃血誓守城 (第2/3页)

后拿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举在半空中,“诸位将军,国家养士数年,仗义死节,就在明后几日。自四年前我毛遂自荐来到关外,由监军升到了这兵备道,主理宁前三万战兵、十万百姓的大事小事,韩座师举荐、孙阁老提携之恩莫不敢忘,这关外屯田十数万人是孙阁老数年之功,也是全活辽西十万百姓的关键……”

    他东拉西扯说了一大堆,主旨就是要众将齐心协力,死守此城。

    李昊倒是听到了一个重量级名字,山西籍阁老韩爌。

    这是东林党核心人物,红丸移宫、魏逆案等全掺和了,在魏忠贤党羽所著的《东林点将录》,韩阁老被赋予了天微星九纹龙的诨号。在《绣春刀》等电影中,还以韩旷的形象出现过。

    虽然魏忠贤足够逆天,这韩爌也不遑多让,所谓的辽饷党,便是以韩孙两个大学士为朝中奥援,聚附起来的。到崇祯上台,处理魏阉党羽时,韩阁老可是把敌对的齐楚浙三党全打击了个遍。

    李昊记得这老东西活到了李自成起来的时候,要是有机会,他想去山西诛了这韩爌九族。

    “……我决心明日歃血为盟,在关帝庙前与城中军士、百姓、商民对天起誓,死战不退,背弃盟誓者,天谴之。”

    他这话说的戚戚,众将心中悲壮,举杯喝了一气后开始七嘴八舌商定各种守城事项。

    “为今之计,是如何防得住城门。开铁、广宁两战,都是细作开了城门,各部因此自乱阵脚,方才致使大败。”

    袁兵宪觉得众将应该先想出防止城门被城内奸细打开的方法。

    古代守城战和近现代战争的最大区别,就是没有巷战。

    巷战是个很考验组织度的技术活,有明一朝,能打得起巷战的军队,应该只有戚继光治下的戚家军,按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练出来的浙兵都没有这组织度。

    所以只要城破,意味着大势已去,再无逆转之势。

    至于围城,明军是不怕的,这几天从觉华岛上运来的粮食足够让城内守军撑三四个月,而后金军在锦州以外的区域作战时,只会带一个月左右的口粮,要是抢掠不到,后金军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