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治河三策

    第十章 治河三策 (第2/3页)

那般震怒,一言不发便足以令奴婢肝胆俱裂。”

    “如此看完这第二封奏疏,陛下忽然将简牍摔在地上,大呼‘他要治水,朕就让他去治水’。”

    “然后陛下就下了这道旨意,奴婢就来传旨了。”

    “……”

    听到这里,刘据已经可以确定,奏疏并未出现任何问题。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极有可能是他错误的预估了刘彻的脑回路,或许刘彻真有可能将那些忤逆之词当成了一种挑衅或激将。

    偏偏他很吃激将法,于是就很痛快的“成全”了自己。

    “殿下,你究竟写了什么不该写的东西,为何将陛下气作这般?”

    见刘据沉默不语,苏文又有些好奇的试探问道。

    刘据斜睨了他一眼,幽幽道:“苏侍郎,你确定要听?”

    苏文不由打了个激灵,当即扔下一句“如果殿下没别的事,奴婢就先回宫复命了”,便迈着快步头也不回的向外走去。

    那样子看起来很像是在逃跑。

    望着苏文的背影,刘据无奈的摇了摇头。

    得嘞。

    想不到操作了半天,这个两难的问题还是回到了自己脚下。

    事已至此,“押送”的人都已经来了,去与不去也由不得他。

    现在需要考虑的只剩下了一个问题,那就是:

    如何能够既能治好水患,造福梁楚之地的百姓,又不让自己成为治水的功臣,最好再背上一些罪责?

    感觉,杜周这个酷吏应该有利用的价值……

    ……

    一个时辰后。

    刘据已经被“押送”出了城。

    此次他只从太子府带了十几个随他出行的人员:

    太子冼马郭振,这是他最亲信的内侍。

    太子舍人十名,是他的贴身保镖。

    还有太子仆四人,也就是车夫。

    剩下的就是杜周和那百名期门武士了。

    这些人虽是刘彻安排在刘据身边的眼睛和镣铐,但同时也必须保护他的安全,他现在再怎么说也是太子,出了差池谁也担不起责。

    一行人来到城外时,又有一个人汇入了队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