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禹古河道

    第十二章 大禹古河道 (第3/3页)

    堵住瓠子决口的难度和成本就将大幅度下降,无论是南岸的百姓,还是北岸的百姓都可以提前四年过上安稳的日子,何乐而不为?

    “真与不真,你只需要派人前去勘察一番,对地势高低了解之后便推测,又何须来问我?”

    刘据自信笑道。

    “下官这就命人去办!”

    郭昌也是个急性子,当即不再多言,扭头就向外走去。

    结果才来到门口却又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郑重向刘据躬身施礼:“若殿下所言非虚,下官愿为今日的言语向殿下赔罪。”

    “大汉有殿下这样的太子,实乃万民之福!”

    鬼才想做太子嘞。

    刘据现在最不爱听的就是这句话,摆了摆手驱赶:“记住你发过的毒誓就行,快去吧。”

    他只知道,只要确保郭昌不出去乱说。

    他下令扒掉北堤时一定引起许多人的强烈反对,拥有北岸田产的士族豪强、地方官员、杜周应该都会上书参他。

    而不知内情的百姓也会唾弃他,咒骂他。

    那时候刘彻恐怕也只有废了他的太子之位才能堵住悠悠之口。

    甚至就算后续“屯氏河”形成,也会被解读为他只是走了狗屎运,而并非什么功劳。

    这波双赢操作,简直稳如泰山。

    ……

    郭昌派出斥候勘探地形的同时。

    刘据也没有闲着。

    他心知打通“屯氏河”之后,黄河南岸的决口还是得堵。

    虽然那时堵起来将变得容易很多,但该做的准备还是得做,于是很快又将东郡郡守陈虢和濮阳令章谅招了来,当着杜周的面询问:

    “二位,堵塞决口需用到大量土石竹木,不知郡内此类物资是否准备充足?”

    “这……”

    两人对视了一眼。

    章谅随即主动接过这个不讨喜的问题,躬身道:

    “回殿下的话,濮阳县内虽不缺土石,但受水患侵袭多年,林木已十不存一。”

    “至于韧性更佳、浮力更小的竹子,此物亦非本地特产,恐怕尚需耗费大量人力前往南方采集搬运,一时之间实在难以满足治水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