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微臣可以以项上人头担保!

    第二百一十五章 微臣可以以项上人头担保! (第2/3页)

    可是此刻赵过那推崇至极的模样,又不像只是在恭维刘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感觉与这位表弟越是熟悉,便越看不懂他了,他的身上究竟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赵兄谬赞了,只是懂得一些皮毛而已。”

    刘据倒谦虚的笑了起来,还礼道,

    “农业之事重在实践,没有实践便是纸上谈兵的空谈,因此我这点东西与赵兄相比,实在不足挂齿。”

    利国利民的兴农之事,还是得赵过这样的专业人才能研究推行。

    刘据现在小露一手,不过是为了回应赵过的质疑,在其面前塑造一个他并非不懂指挥懂的形象。

    如此后续向赵过提出“建议”的时候,就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质疑与争论,避免赵过不能与他同心同德。

    尽管他是真不懂。

    但他也是真知道什么是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什么技术的确能够提升农业生产力,他的“建议”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赵过走弯路。

    “殿下谦虚了,若殿下都只是略懂皮毛,那在下又算什么,岂不真成了家父口中那不成器的废物?”

    赵过将身子躬的更低,不肯受礼。

    “赵兄快快请起。”

    刘据见预想中的效果已经达到,随即抬手将赵过扶了起来,接着又道,

    “说回正事,赵兄的代田法如今既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而我父皇如今又有兴农之心,正好借此机会在全国推行,赵兄就不要推辞了。”

    “可是在下以为,这代田法仍有改进的空间……”

    赵过显然还是个完美主义者,依旧有些钻牛角尖的道。

    不过如果他不是一个执着的人,也不可能成为赵周眼中的逆子,更不可能在历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就。

    刘据表示理解,却不认同,笑着又道:

    “赵兄可曾想过,推行代田法和改进的事其实并不存在冲突,如今推行已经可以提高两成收成,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旱情,已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而在推行的过程中,赵兄仍然可以继续研究,还将得到我父皇的大力支持,只会越发事半功倍。”

    “待赵兄完成改进之后,再推行下去便是,什么都不会耽误,是不是这个道理?”

    “……”

    赵过听了这话先是愣了下神,几秒钟之后才好似忽然从牛角尖里钻了出来,连连点头:

    “殿下言之有理,我此前怎会如此愚钝,正该如此!”

    “对了,还有一事。”

    刘据想了想又引导道,

    “赵兄似乎对农具也有研究吧,犁地的农具和播种的农具之类,赵兄可有什么想法?”

    “?!”

    赵过顿时又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诧的望着刘据:

    “殿下怎知在下心中有如此构思,莫不是能看透在下的内心?”

    ……

    与此同时。

    温室殿。

    “赵丞相,你不是声称有要事求见朕么,为何见了朕却又吞吐起来?”

    刘彻蹙眉望向躬身立在面前的赵周。

    “陛下……”

    赵周这回是真急了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