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胡亥的狂想与韩信的战略

    第372章,胡亥的狂想与韩信的战略 (第2/3页)

朱沛道:“朝廷真是大手笔,为了这次北伐大漠,花了几十万金,修建了这样一条轨道,这种气魄真是无人能比。”

    柱子也说道:“那是,当今天子是天下最好的皇帝,我父亲为当今天子做事才能领到钱财,其他的皇帝全抠门死了,一毛不拔。”

    胡亥尴尬无比,两个回旋镖直接打在他身上。

    好在这个时候柱子问道:“胡亥哥,我们为什么不回会稽郡。”

    胡亥道:“大漠可不只有草场,还有戈壁沙漠,想要赚钱,我们就要提前做准备,在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占好最肥沃的草场。”

    “我们要先去漠南,此次大汉虽然派出了三路大军北伐匈奴人,但某认为漠南都督韩信,应该是最有可能立下首功之人。而只要韩信击溃了匈奴的主力,我等就可以马上通过漠南进入漠北占领富饶的草场

    朱沛道:“季心是大汉老将,跟着汉帝南征北伐多年,他的战斗经验应该是最丰富的,匈人的主力不应该被镇北将军府先击溃。”

    胡亥笑道:“朱兄只认为季心是老将,就认为他战斗经验丰富,却不知道季心一直为汉帝处理情报,很少有领兵作战的经验,唯一的一次还是在进攻臧荼。”

    而韩信则不同,他看着虽然年轻,但作战经验极其丰富,既打过防御战,又打过以少胜多的歼灭战,灭过东楚国,还在灭齐之战成为大军的一路统帅,这才是真正身经百战的老将。

    3月份的灭白羊部之战,就可以看出他的能力,白羊王只露出了一个破绽,就迅速的被韩信抓住,一战歼灭之,这才是真正的名将之姿。

    我等待在漠南才能最快消息了解大战的第一手信息,才能最快的进入漠北。

    炎炎夏日,万里无云,胡亥的人躲在驰道旁的一块树荫下休息,这个时候有一个辎重车队也来到了这片地区。

    领头的军官让队伍躲在树荫下休整,民夫们解开马鞍,让马在树荫下喝水休息。

    胡亥好奇问道:“老丈,尔等为什么不用木轨运输物资?”

    老人笑呵呵道:“我们这是去雁门郡的车队,根本就没有木轨。”

    老人看了看胡亥他们一眼道:“你们是去雁门郡投军?”

    漠北大战的消息传开之后,各路英雄豪杰都想参军改变自己的命运。

    胡亥笑道:“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选上。”

    而后他问道:“我好像闻到了豆油的味,老丈,你们这里运的是油吗?”

    老人笑道:“是豆饼,给战马吃的饲料,真是世道变了,当年我得想吃这么好的东西都没有。”

    大汉为了增产,大范围推广大豆种植,现在北方几乎不休耕,而是种植大豆增肥土地。

    因为徐凡的原因,铁锅炒菜提前上千年在大汉流行,豆油的价格直线暴涨,种大豆既能肥田,又能赚钱,豆饼还能成为饲料,大豆成为了北方农田主要种植作物之一。

    而这次北伐大战,大汉朝廷直接向民间购买了500万石的豆饼,老人的这个辎重队。就是向雁门郡运输战马的饲料。

    胡亥道:“老丈你年纪这么大,为什么还要做民夫?”

    老人笑道:“这个是某抢过来的,这次大战我家出了三个,长子参军了,二子和某做民夫。”

    胡亥惊讶道:“老丈人真是忠良之家。”

    老人道:“匈奴人又不经打,不趁着这一次机会立下军功,以后就没有这机会了,某还想给我家二子盖个砖房,娶个新媳妇,只能操劳一点,毕竟天子大方是天下出名。”

    胡亥了然点头道:“的确,天子很大方。”

    民心如此,大汉帝国仍然如日中天。

    是的,这场漠北大战,被许多大汉的百姓,看成是改变家族命运的最后机会

    三月漠南都护府吞并了白羊部,大汉再次打了一场胜仗,当时的百姓只是简单欢呼了几声,这样的胜利在大汉太常见了,已经不值得大肆庆祝。

    当时的百姓还是更加关心香料贸易,聊着那个大胆带着一艘海船勇闯香料岛,带着满船的香料回到大汉,而后发家致富。

    但从四月开始,北方的百姓,就明显察觉到情况不对了。

    先是大量的商贾收购他们家的粮食,已经跌到30钱每石的小麦价格涨到40钱,炼油剩下的豆饼也涨到20钱。

    然后就是宽阔的驰道上,开始出现如同长龙一般的车队,一车车小麦粉粟米,开始向着北方边疆运输。

    这个发现让整个河北之地暗潮涌动。

    要打仗的消息传的到处都是。这让整个河北之地的百姓激动不已。

    他们八卦的热点瞬间从海外转移到大漠。

    “没跑了,这次天子肯定要对大漠的匈奴人动手,现在大汉的四周也就匈奴人值得,我大汉如此大动干戈。”

    “匈奴人不是被天子打的求和了。朝廷会如此大动干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