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稿费与回家

    第6章 稿费与回家 (第2/3页)

准,你要想涨稿费的话,只要好好创作,多多投稿,稿费标准自然就能涨起来了。”

    “我不嫌少,4元不少了。”

    方言嘴角忍不住上扬。

    这年头,国营单位职工的月薪普遍在30到50元左右,172元,好几个月工资啊!

    简直是一笔巨款!

    果然,现在还是搞文学创作来钱快啊!

    “你在燕京有什么困难啊,可以来找我们,我们能帮忙解决的,会尽量帮忙。”

    临走之前,王洁叮嘱了一句。

    “你们杂志招到合同工了吗?”

    方言直截了当地发问。

    “这个我不清楚诶,李老他们应该还在挑吧。”王洁似乎明白了什么,“怎么,你不会想来我们《燕京文艺》当合同工吧?”

    “今天在编辑部跟你们这么一聊,我对文学编辑这个工作挺向往的。”方言点了点头,“况且我返了城,估计也要自己想办法找工作,与其找别的,倒不如找个感兴趣的。”

    “你人倒挺实诚的,真的想当合同工?”

    “嗯,想。”

    “想好了?”

    “想好了!”

    “好吧,念在你这么真心真意的份上,我就帮你问问我师父吧。”王洁抿了抿嘴。

    方言勾起嘴唇,“谢啦,不管事成没成,改天我都请你吃饭。”

    “免了吧,你还是省点钱,给你家里多买点东西吧。”王洁扬了扬手,“我呢,也不要别的,你就多写几篇《牧马人》这样质量的稿子给我就好了,不多,三篇,不,五篇!”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尽量。”

    方言听到“五篇”,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下一秒,挥手告别,撒腿就跑。

    “诶,你别跑啊。”

    王洁大声喊道:“五篇不行,就三篇!”

    ………

    “三篇?那还不得要我老命。”

    下了公交车,方言摇了摇头,自言自语。

    余晖之中,一道黑影拖在地上,麦乳精在手里摇晃,写着售价3.05元的发票揣在兜里。

    腰包鼓起来了,花钱自然不用束手束脚。

    本来想到全聚德买烤鸭,一只可要花掉工资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多,没成想还没复业。

    又想买点肉,但没有肉票,非要买的话,就要去朝阳门的鸽子市场。

    原先是一些遛鸟养鸽子的一群人玩的地方,慢慢地变成了一个民间集市,尤其是票证制度一出,限定了每户每人的口粮和物资,总有这样那样的情况,粮票面票这些量满足不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