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在编辑部的第一天

    第22章 在编辑部的第一天 (第3/3页)

   男的女的全一个动作,手臂高扬,饭盒前伸,盒里装着菜票,一齐往小窗口里递。

    厨师大概也分不出张三李四,接过一个饭盒,把菜票倒在一个笸箩里,然后舀上一勺子菜,就打发走一个,也不抖勺。

    趁着排队的工夫,王洁接着教道: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千万不要随便给作者提意见,指出不足的时候切忌太具体。”

    “为什么?”

    方言好奇不已。

    “因为这样会让作者以为,只要照意见修改,小说就可以发表啦,比如我有一次……”

    王洁说自己在周雁茹的指导下,给一篇中篇小说手写稿写退稿意见,洋洋洒洒上千字。

    一条条详细指出了哪些地方写得不足,然后盖上编辑部的章寄走了,结果没想到——

    几个月之后,作者寄回了稿件。

    “我当时收到都惊呆了,真的逐条按照我提的意见修改了,信的末尾问我这样是不是就能发表了?”她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你发表了吗?”

    方言越来越感兴趣。

    “发不发表,又不是我说了算的。”

    王洁撇撇嘴,“我给师父和季老师看,她们说改是改了,但质量还是不行,出不了。”

    “然后呢?”

    “李老师教了我一招,给作者回信说不适合在我社发表,请另投他处,这样,对方就死心了,我就按这一招儿处理,果然再也没有遇到过修改后又寄回的,你以后也要这么做。”

    “长痛不如短痛?”

    “就是这个意思!”

    王洁眼一亮,“不过这招对邮寄来的稿子好使,上门来投稿的就比较难搞定了。”

    方言问:“还能上门投稿?”

    “对啊,不过就怕遇到难缠的作者。”

    “怎么说?”

    “你没见过,你不知道,有些搞文学创作的特别敏感,一句不经意说出的话,很有可能会伤到他们。”王洁无奈道,“除非遇到死活不肯走的,我们一般说话很委婉,在《燕京文艺》发表不了,都会推荐他去别的出版社。”

    “学到了。”

    “不过这一招有时也不灵,好几次我遇到的作者都说,‘我刚去了人民文学、当代,它们的编辑都让我到你们这里来‘。”

    “哈哈哈~”

    两人相视一笑,笑声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方言收敛笑容,突然想到跟陆遥约好的稿子,也不知道《惊心动魄的一幕》改好了吗?

    又或者,已经邮到《燕京文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