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谍战之父

    第31章 谍战之父 (第2/3页)

   “所以,你要写的是地下工作者潜伏敌方的故事,就像《保密局的枪声》那样?”

    周雁茹放下搪瓷杯。

    “没错,周老师。”

    方言点了点头。

    《保密局的枪声》是改编自小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电影,少有的以地下工作者为主角的“卧底片”,在一众反特片里脱颖而出,去年上映,票房几乎突破2个亿。

    《少林寺》的内地票房,也才1.6亿。

    可见“卧底”题材多么有市场。

    “这倒是一个很少有作家探索和创作的领域,不过你这跨度也够大的,从‘反思’一下子跳到‘谍战’,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个题材?”

    周雁茹兴致勃勃。

    方言道:“也是凑巧,我姐厂里过两天要放电影,喊我去看,其中一部是《雾都茫茫》,立刻启发了我,为什么敌暗我明的反特片居多,却很少见到敌明我暗的卧底片。”

    “你这个观察,很精准!”

    周雁茹语气里充满了赞赏。

    “谢谢周老师夸奖。”

    方言也不客气。

    “地下工作者身处黑暗,心向光明,在隐蔽战线上流血牺牲,虽然他们的名字也许无人知晓,但他们的事迹是很有必要让人铭记。”

    周雁茹一脸严肃。

    “对!!”

    王洁啪啪地双手鼓掌。

    “你干嘛?”

    方言一个激灵,转头看去。

    “嘿嘿,你们说的太好了,情不自禁。”

    王洁感受到周雁茹和方言投来的目光,停下了拍手,脸上露出尴尬但不失憨态的笑容。

    “我也是这么想的,周老师。”

    方言说:“我们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地下工作者的故事、有那么多的传奇谍战事迹可以挖掘,为什么不去写呢?我相信巴老和《收获》的编辑们看到后,也应该会喜欢的。”

    “你这个题材,全国恐怕没有任何一家不喜欢,不过,关键还得看你能不能写得出彩。”

    周雁茹提醒了一句,“你有这个把握吗?”

    “有,周老师!”

    方言嘴角不住地上扬。

    就像电影一样,《战狼2》火了,一系列跟风的主旋律军事电影就冒了出来,如今的文学界也是这样,伤痕火了,一大批跟风写伤痕,反思火了,一大批跟风写反思,直到把这个题材给写烂为止。

    反思文学已经有这种苗头了,而恰恰谍战小说是一片空白。

    如果自己能填补上,自己除了“反思文学第一人”之外,可能会多一个头衔了。

    当代谍战文学之父!

    …………

    傍晚,余晖照在西长安大街。

    方言和王洁推着自行车,走出大门。

    “你从周老师房间里出来,就这么盯我盯到现在,累不累啊,都是哥们,有话直说。”

    方言被她盯得心里有些发毛。

    “给《收获》写完,是不是该轮到我了?”

    王洁眯了眯眼,杀气侧漏。

    “什么?”

    方言随口一说。

    “你是忘了,还是想赖账!”王洁伸出3根手指:“你还欠我3篇小说!3篇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