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谍战之父

    第31章 谍战之父 (第3/3页)

    “没忘,没忘,写完这个,马上给您写。”

    方言心里暗暗吐槽,这债催的!

    “这还差不多。”

    王洁瞪了眼,“不过我也不逼你逼的太狠了,4月1号,你不是要去文学讲习所嘛,就在那段时间写好了,不用3篇,先交1篇。”

    “嘿呦,那敢情太好了,谢谢您嘞。”

    方言笑嘻嘻道。

    “别贫了。”王洁白了眼,“走了啊。”

    “成,明儿见!”

    方言骑上车,蹬得飞快,一溜烟就没影。

    刚回到家,直接钻入到自己的卧室里。

    桌上,《一双绣花鞋》的连环画底下压着一摞纸,就见第一页纸最上方清楚地写着:

    《暗算》。

    之所以选《暗算》,除了小说和电视剧都是现代谍战题材的开山之作,更重要的是,《暗算》这部小说,可是拿下了茅盾文学奖。

    配得上《收获》这个档次的文学期刊!

    而《黎明之前》烂尾,难以自圆其说。

    《风筝》立意虽好,但电视剧剧情浮夸,角色降智,所有人物只为了烘托“六哥”一个人。

    真正能和《暗算》一样,配得上发表在《收获》的,方言思来想去,也只有这几部:

    《悬崖》、《潜伏》、《风声》……

    但考虑到一个高开高走,比《暗算》成熟精彩的《潜伏》、《悬崖》,自然是压轴大戏,最好发表在文学期刊地位最高的《人民文学》。

    至于《风声》,本来就改编自《暗算》。

    《暗算》分为三个篇章,《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风声》就改编自《捕风者》。

    一个叫胡海洋的我军参谋,借一个跟他像貌相似的尸体送出了对我军很有价值的情报。

    方言在纸上也只写《捕风者》这个部分,但剧情既不是小说版本,也不是电影版本。

    而是柳云胧的电视剧版本。

    主角叫“钱之江”,有个儿子叫“安在天”,也就是《听风者》、《看风者》的主角。

    公开身份是沪市守备司令部总破译师,代号为“毒蛇”,在白色恐怖笼罩沪市的时候,为了重振沪市地下组织的活力,瑞金方面派遣了特使,召开秘密会议,消息却不慎走漏。

    复兴社特务处布下天罗地网,准备一网打尽。

    而钱之江作为唯一的知情者,被沪市站站长怀疑,和其他人一起被软禁监视。

    为了能把情报送给下线,避免沪市地下组织被破坏,吞下佛珠,服药自尽,以死将情报送了出去。

    之所以选电视剧版本,不仅仅是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契合了《收获》所在的沪市,也是钱之江跟站长斗智斗勇的情节,远比《风声》精彩、刺激、真实。

    更重要的是结尾的立意,高!

    取出留在钱之江肚子里佛珠的,就是钱之江当医生的妻子,亲手开膛破肚。

    为了大家,舍弃小家,这才当得起——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这个思想性!

    这个故事性!

    也就差点文学性。

    方言转了转笔,灵光乍现,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