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宿舍里各个都是人才

    第35章 宿舍里各个都是人才 (第3/3页)

大的转折……

    这都多亏了你!

    方言,你是我陆遥的恩人!”

    “陆遥在信上怎么说的?”

    莫伸投来好奇的目光。

    “陆遥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被《当代》看中了,很快就能发表了。”

    看完最后一句“千言万语,唯有一句感激”,方小将收回视线,感觉自己距离收服陆遥为将又进了一步。

    “当代?!”

    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不对啊,岩子,陆遥不是投稿到你们《燕京文艺》,怎么突然又变成《当代》?”

    莫伸不了解此中事由。

    方言如实地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我总不能看着这么好的作品真的被陆遥烧了吧?”

    “嘶!”

    古桦仿佛重新认识他般,上下打量,“岩子,看不出来,你还是《燕京文艺》的编辑。”

    “助理编辑,不值一提。”

    方言摆手:“不过也能在编辑部说上几句话,如果你们有什么好的作品,可以来找我,我们《燕京文艺》,可是相当地求稿若渴。”

    “一定,一定!”

    蒋紫龙、古桦等人立刻肃然起敬。

    方言能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尊重。

    这年头,文学杂志的编辑比作家牛,相当于金融圈的风险投资人。

    作家都要“磨”着编辑,如果一个文学编辑发了作者一篇小说,他的命运可能从此改变,试想一下,如果不是编辑发了余桦的处女作,他今天可能还是一个诊所的牙医。

    也许在生活上,自己被当成小老弟照顾,但在文学上,整个寝室里,也只有蒋紫龙,能跟方小将平起平坐,放眼到整个班,也不多。

    “这一期一共多少人?”

    “34个。”

    蒋紫龙抽烟道:“据古老师说,我们这批学员都是地方上的作协、文联,还有全国各大文学刊物推荐上来的,都是小有名气的作家。”

    “没错。”

    古桦如数家珍道:“除了紫龙,我刚刚还看到了叶文铃、乔典韵、贾大山,他们可都是第三次作家代表大会的代表。”

    “这个贾大山,我有印象,跟我的朋友贾平洼齐名,我们那里管他们叫‘二贾’。”

    莫伸眼前顿时一亮。

    “真的是藏龙卧虎。”

    方言不禁感慨,心里激动,来对地方了!

    20世纪的文坛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这里人才济济,将来能成为文学翘楚的绝对不少,这些可都是自己这个编辑的宝贵资源,哪怕只有一半加入他的作家群,也发了。

    各位人才,快快到我碗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