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第45章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第2/3页)

仙逝,巴公远在沪市,茅公确实是最佳人选。”

    接着拍他的背,“看来丁铃先生、李老和所里,对你寄予厚望,不仅仅是希望你能写出长篇小说,恐怕还希望你的第一篇长篇小说,能够像《牧马人》、《暗战》一样,惊艳文坛,帮恢复办学的讲习所打出名头,重振雄风。”

    “您千万别这么说,我压力很大啊。”

    方言尴尬地笑了笑。

    “年轻人不要怕压力,天塌不下来,就算真的塌下来,也有茅公替伱顶着。”

    王朦笑道:“前提是他要认你这个弟子。”

    “王老师,雁氷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方言听到“弟子”,心潮澎湃。

    随后,王朦给他描述起沈雁氷的印象。

    简直就是华夏文学界的老保姆,鼓励、培养、扶持过的老中青三代作家,不计其数。

    可以说,整个文坛有一多半受到过沈雁氷的关照,包括王朦自己,能做他的弟子——

    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茅公让你什么时候去见他?”

    王朦投去了问询的目光。

    “5月2号。”

    方言摸摸胸口,吐了口气。

    ………………

    第二天,五一放假。

    18号公交车站站台,方言左等右等,终于把铁甯、王安逸、莫伸等人给等来了。

    “岩子,赶紧给我们找个吃早饭的地方。”

    莫伸有气无力道。

    “你们没吃饭?”

    方言一惊。

    铁甯笑了笑:“食堂五一放假,今天这一天,都不供饭。”

    “嘚,跟我来。”

    方言把他们带去北新桥常去的一家店。

    这年头,吃个早餐也要钱和粮票。

    比如油条,所用的面粉要用粮票来买。

    就见挂在窗口的价目表上写着,“油条4分/根(半两)”、“豆汁3分/碗”、“咸豆浆4分/碗”、“甜豆浆5分/碗”、“肉包1毛/个”……

    “来俩焦圈,一碗豆汁儿~”

    方言张嘴喊道,“儿”字带着轻读的尾音,夹杂着一种谐谑,一种轻狂,那叫一个地道。

    “你也没吃早饭?”

    王安逸好奇不已。

    方言掏钱道:“吃过了,可我总不能干坐着,看着你们吃吧,我陪你们再吃点。”

    “听说来燕京,一定要尝尝这豆汁。”

    铁甯看向王安逸,“要不我们也尝尝?”

    “你们真想试试?不要怪我事先没提醒你们,这味儿,估计你们受不了。”

    方言勾起嘴唇。

    “不试试怎么知道,反正小方老师请客。”

    铁甯等人没想着宰大户,就让他请早上这一顿。

    “非要尝鲜也行,你们先点个一碗。”

    方言提议道。

    “两个人才点一碗,岩子,你也太啬皮咧。”

    莫伸没好气地白了眼。

    方言听得懂“啬皮”,“这哪叫抠门啊,先点一碗让她们尝尝味道,喝不惯省得浪费,能喝惯咱再点。”接着拍了拍胸脯,“你们想喝多少就喝多少,今天的豆汁儿,我管够!”

    他越这么说,铁甯、王安逸等人就越稀奇,当豆汁端到他们的面前,白里透着灰,灰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