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方老师,来一个!

    第167章 方老师,来一个! (第2/3页)

,递了过去。

    方言接过一看,上面列了个人物表。

    梁三喜、靳开来、小BJ……

    「我听战士们说,有个姓张的师长,他儿子是特务连侦察兵,执行任务的时候,牺牲了,这个"小BJ",就是以他为原型写的。」

    「而且那个指导员说得也不全对,当时有"三个靠前"的说法,指挥所靠前、军官靠前、干bu子弟靠前,这样的小BJ,不只一个。」

    李村葆语气里透着敬意。

    方言看着人物开头、结局,以及人物关系,最终视线落在「赵蒙生」上,战前是娇生惯养的少爷兵,战后是宛如新生的战斗英雄。

    「这个战后的形象,我是按李教导员来刻画的,至于战前,是我从战士的采访中,根据对某些干bu子弟的描述,设计出来的形象。」

    李村葆如实地汇报起来。

    方言从上往下看,摇了摇头:

    「赵蒙生的人物弧光还不行。」

    「人物弧光?」

    李村葆第一次听到这词,一脸懵圈。

    「人物弧光啊,是一个电影术语,就是从故事的开始到结束,人物性格转变的轨迹,就比如说这个"赵蒙生"吧。」

    方言清了清嗓子,方老师开始上课了!

    李村葆耐心地听着,仿佛有一层窗户纸,正在被捅开,似破非破,隐隐有捅破的迹象。

    方言把本子递了过去,「人物的性格如果没有转变,那就太平太脸谱化,但如果没有逻辑支点,转的太急,读者们也不会信服,你看看这个"赵蒙生",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

    李村葆思考了会儿,猛地一拍大腿。

    「对对对,是这样,是这样没错,方老、岩子你说得太对了!那该怎么改这弧光呢?」

    「关键在于细节。」

    「细节?」

    「有句话叫,从细节看透一个人的人品。」

    方言简单地举了几个例子。

    就像《士兵突击》里的"成才",怀里藏着三盒烟,高档的给连长排长,中档的给班长班副,低档的给战友,一个看人下菜、投机取巧的精明市侩形象,一下子就立住了。

    李村葆吸了口气,犹如醍醐灌顶。

    方言道:「看样子,想通了?」

    「通了!」

    李村葆激动地点头,「我准备按你讲的,来这么一段,赵蒙生一个人在宿舍偷吃糖果,梁三喜、靳开来他们一回到宿舍,就赶紧藏了起来,然后抽屉里明明有更好的甲级烟,却拿了一包丙级烟,递给战友分……」

    「不是递,是扔!」

    方言纠正道,「你琢磨琢磨。」

    「扔?对,扔!」

    李村葆眼前一亮,「这个"扔"的细节,就能看出赵蒙生骨子里瞧不上梁三喜他们,更没想过要融入这支部队,做的都是些表面功夫。」

    「一个细节能抵得上万语千言,而这些生动的细节只能来自于生活。」

    「没错,就比如我还采访到,部队马上要开赴前线,有个干事却接到调令要走,尖刀连的同志就说"他不是怕死吗?叫他到我们连里来",这人就被调去了尖刀连,后来经历了战争,悔悟过来,还立了功。」

    「这个不就可以当赵蒙生人物弧光的转折点了嘛!」

    「我也是这么想的!」

    两人正要继续深聊,一个声音突然从人群里响了起来,文艺慰问演出马上要开始了。

    这些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