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编辑部的故事
第322章 编辑部的故事 (第1/3页)
欢迎宴会上,方言借着敬酒的由头,跟人文社里的人一一认识,混个脸熟。
除了王朝垠、刘剑青几位老相识以外,重点放在了归自己管理负责的编辑部。
“我就是吕书友,编辑部的副主任。”
“吕主任,以后请多多关照,编辑部的工作少不了要请你多请教。”
“方主任太客气了,我们互相关照!”
“干杯。”
方言举起酒杯,敬向这位50多岁的老同志,满头的白发里有些许的黑头发,一身黑色的中山装,胸前的口袋里插着副老花镜,在西装革履的自己面前,难免显得几分暮气沉沉。
边上,站着一样是编辑部副主任的于德利,戴金丝眼镜,梳大背头,脖子上还挂着围巾,明显是模仿张明敏在今年春晚上的穿搭打扮,笑容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精明。
“方主任,我于德利也敬你一杯!”
“谢谢。”
方言把酒一饮而尽,“以后编辑部的工作就要多多仰仗两位……”
巴拉巴拉,说了一通,总之就是要让《人民文学》在风向标和年销量上两开花。
“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只要《人民文学》能走在正确的文学路线上。”
吕书友和于德利彼此交流下眼神。
方言笑而不语,想到王朦事先的提醒,这两个就是编辑部里坚定不移的“西方文学派”。
“如果方主任想了解编辑部目前的文学路线的话,可以……”
吕书友邀请他加入饭后的讨论会。
基本上午休期间,编辑部的人经常会聚在一块,讨论的都是当前文坛里最热门的话题。
自己的《恶意》,也在所难免地被议论。
“那我可要好好地听听。”
方言准备利用这个机会,观察和认识编辑部里的同事们。
文学讨论会的地点就在编辑部。
众人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主持议题的人便站在狭长的过道里。
“方老师在《恶意》里,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叙述的方式,通过厉飞羽的自述、方岩的观察以及相关人物的记忆碎片,多重视角,来回切换,设计得相当精妙。”
“还有倒叙、闪回和多重反转,这些非线性时间和空间上的手法,应该借鉴了魔幻现实主义。”
“算是吧,不过《恶意》里的叙事结构,跟博尔赫斯他们不一样,博尔赫斯在叙述故事时,就像是迷宫的制造者,一座循环往复的时间的迷宫中存在着无限困惑和不确定性。”
“……”
“岩子这本书对于传统的叙事范式和语言范式上,都是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